很多人预测,亚洲将在这场金融危机中遭受西方不利局面的影响而垮掉。 然而事实证明,多米诺骨牌效应并未出现,这场危机显示出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更像是一台发电机,可以产生自给自足和内需驱动的需求。有鉴于此,亚洲现在被视为全球增长中心。
对于亚洲来说,如此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并不是完全陌生的,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道突出的分水岭。当时,亚洲业已经历了20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从而纵容了松懈的借贷和草率的投资行为。当外来投资(直到当时仍然数额巨大)趋缓且政府无力支撑本国货币时,亚洲地区开始见证到一场巨大的崩溃。
可以清楚地看到,10多年前那场深刻而严峻的危机,让亚洲国家学到了几条至关重要的教训,从那时起,亚洲就未雨绸缪,为抵挡未来的危机做好准备。所以,当其他地区面对冲击措手不及时,亚洲却是胸有成竹,有备而战。
举例而言,自1997年以来,亚洲的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对财政纪律的重视度增强,货币政策的公信力也得到提升。最重要的一点是,先前的危机降低了亚洲经济体累积的负债水平。事实证明,这一点非常关键,它确保了由债务引发的西方世界危机没有传播到东方。
1997-1998年危机的另一教训,就是各国政府需要按照适合内需的步伐,逐步放松对本国金融行业的监管。1997年之前,一些亚洲经济体过快地放松监管,导致泡沫增长。如果没有适当的制度性基础设施,这样做无异于引火烧身。
我们知道,对于政府出手干预使亚洲免于承受更严重衰退的做法, 很多人都表示赞赏。 的确,亚洲各国政府均坚决地支持本国经济,为此公布了规模和范围不等、数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财政激励政策,包括推动内需、降低利率、稳定货币以及终止贷款配额。亚洲各国能够推出这一系列措施,应归功于它们由于相对较低的公债水平、高外汇储备以及健康的外债结余而拥有的坚挺财务实力。
然而,在亚洲强有力的危机应对措施中,也许最被忽视却同样重要的特征,是当地银行与西方同行相比的状况。 在亚洲,我们完全看不到预期中的银行利润下滑。例如,2008年,亚洲银行业的利润总额比全球银行业的利润总额高出27%(全球很多银行出现亏损,导致全球利润总额走低),而亚洲银行资产仅占全球银行资产总额的14%,
一级资本的份额仅为17%。相形之下,拥有全球大部分银行资产的欧洲银行业所遭受的亏损,相当于全球银行业利润总额的14%。美国银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它在全球市场的资产份额为20%,亏损却相当于全球利润总额的80%。
这些数据,虽然只能浮光掠影地说明近期金融危机的概况,但是在思考并对比10多年前所发生的事件与本次危机中发达国家的表现时,却是谜底的关键部分。在1997-1998年危机期间,我们看到多家外资银行抽身,导致当地企业信贷短缺,而亚洲本地银行(它们同样是受害者)力不从心,无法满足本地需求。 但是这一次,亚洲的形势迥然不同。亚洲本地银行的财务实力大大增强,并向本国企业提供了更强力的支持。
现在。亚洲本地银行已因此而主导国内市场,除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之外,外资银行在亚洲各国家、地区所占市场份额几乎不足10%。在继续前进和业务扩展方面,中国的银行业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显著,包括证券上市、国际银行收购战略性股权以及强劲的业绩增长,中国的各银行已跻身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之列。
虽然机遇众多,但银行将要承受的压力也很大。 一旦企业开始为本地市场生产,其银行业务需求会有重大改变。起初,当企业业务限于工厂的出口生产时,基本的借贷和一般的跨境交易服务(主要是基本现金、贸易融资和外汇)已足够。但如同我们已在遍布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 17,000 家渣打分支机构中所看到的,由于企业运营更加本地化,银行需要提供具备充分本国货币能力的国内交易服务,而且由于企业开始在本国而非国际层面开展对冲、基金和结构交易,还要提供更具增值性的服务。
“立足本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人可能认为区域性银行的资源少于“大型银行”,因而境况更堪忧,但是我认为规模固然重要,分支机构数量和本地整合水平同样不可忽视。考虑到多变的监管措施及其影响、截然不同的体系、语言和本地运营要求所带来的挑战,这一点尤为真切。
有鉴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现在人们比以往更加清楚地意识到,银行必须改变经营重点,在主要国家变得更加本地化,或者找到一家可以为其做到这一点的合作伙伴。
本地银行业地位稳固,必将在亚洲的未来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值此全球经济期待复苏和新的增长动力之际,我们正站在亚洲经济发展、尤其是亚洲银行业发展的重要路口。如果银行能够协调行动,致力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且根据变化的企业需求灵活变通,未来的亚洲银行业无疑将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