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管理铁道部高铁投资债务与股权的新公司正在酝酿中。据铁路系统人士介绍,为更好地管理高铁投资的债务与股权,这家资产管理公司将由铁道部一手打造。
本报获悉,铁道部酝酿高铁建设债务的处置方式已有时日,目前仍在积极筹划中。民生银行报告指出,铁道部的铁路建设总体负债已达1万亿。
一位研究铁路发展的人士认为,将负债分离到新的资产管理公司,或许是铁道部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便于应付逐渐到来的债务还款高峰。
高铁资产管理公司
截至目前,铁道部下面有一家已在运营的投资公司——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是1994年铁道部单独投资设立的一家面向全国铁路及相关行业的投资公司。在运营期间,对铁路、大桥建设进行过投资,同时也对货场、节能项目有过注资。
据铁路系统人士介绍,计划中新成立的高铁资产管理公司,在运营中,不会与已有的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打架”。
新设立的高铁资产管理公司职能显得比较单一,将专门收纳近几年高铁建设中,铁道部的投资债务和股权。
从2006年,中国开始建第一条高铁——京津高铁,铁道部首次出资27亿开始,到目前,业内人士分析,铁道部方面的高铁投资已经远超1万亿。
与此同时,铁道部四年来发行铁路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铁路建设债券共计5627亿,目前已兑现的不到1000亿。从2014年开始,铁道部将迎来还债高峰。
“如果新成立一个公司,将这些债务装进去,使铁道部本身的账面比较漂亮,不影响铁道部继续投资当然更好。”一位证券人士称。
铁路系统的一位内部人士认为,这样运作,也便于铁道部对资产的管理。目前铁道部几乎参与了国内所有高铁的建设投资,但市场运作与管理,铁道部都托管给了当地。上述人士认为,如果成立新公司,铁道部将便于过问高铁的运营情况。
债务划拨
鉴于已开通运行的数条高铁盈利之日尚远,铁道部需要寻找盘活资金的新方法。
“如果把债务和股权划拨进新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资产抵押,或行政手段剥离,就可以实现铁道部自身账面无负债。”力行律师所律师冯云说。
冯云介绍,目前政府部门债务的处置方式大约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中央财政兜底,铁道部本身是一个政府部门,铁路属于公共产品,铁路建设投资所形成的债务,可以通过国务院发文实施行政剥离,“最终铁道部欠银行的钱由国家财政分担”。
另一种方式则是商业化,将债务划到新成立的高铁资产管理公司,债务投资时产生的股权也将一体进入新资产管理公司。“铁道部发行债券与贷款后,都用作了高铁建设的出资,活钱变成了固定资产。作为银行来讲,有资产就能抵押,双方协商抵押期可以是30年也可以是20年。”冯云表示。
依据法律相关规定,抵押,并不代表所有权的变更和转移,抵押之后,股权中的项目收益仍归铁道部。当抵押到期时,铁道部用项目的运营款还贷款,逐渐收回抵押物。而如果抵押到期,铁道部仍无法偿还债务,银行可以将股权抵债,也可以申请通过法院拍卖,收回债款。
据铁路研究人士预测,铁道部与银行的抵押至少要在20年以上。因为,目前已经运行的高铁大多数尚未盈利,收益期至少在20年以后。
本报获悉,2009年4月通车运行的石太客运专线,第一年亏损达8亿,预计2010年亏损接近9亿。沿海铁路于2009年9月开通,当年亏损达3.77亿。郑西高铁,于今年2月开通,据目前客流量分析,全年收入约为6亿元,而每年的银行贷款利息就达11亿元之多,亏损仍然较多,而京津高铁今年仍然亏损3亿左右。
市场之路
依据铁路建设网络规划,今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接近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7000公里。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1.3万公里以上,如果按一公里高铁造价1.3亿计算,1.3万公里高铁,投资达1.6万亿。
按照目前通行的做法,高铁建设投资由铁道部和沿线地方政府共同承担,铁道部的出资比例在各地高铁建设中均有不同。而建设项目的资本金一般是建设总投资的50%左右,其他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和票据融资。
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资金任务繁重,铁道部已经开始考虑引入社会资金。今年2月,铁道部将持有京沪高铁4.537%的股权挂牌,公开向社会招标以60亿的价格转让。
北交大研究铁路的一位专家认为,铁道部要想降低负债,减少风险,实现可持续投资,眼下,没有比剥离债务更好的办法了。
据铁道部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底,铁道部的负债总额为6400.77亿。2007年底,负债额略有上升,达6587.06亿。2008年,负债率迅速增加,为8683.95亿,到2009年第三季度末负债额为11179.68亿。
铁道部方面称,2008年开始负债率迅速增加,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较大,相应地令铁道部长期负债扩大所致,尤其是国内借款。
证券界人士认为,加快高铁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也是铁道部体制改革的信号,符合现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一贯“铁腕”的行事风格。
业内人士猜测,新成立的高铁资产管理公司,仍属铁道部的部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