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涂附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中国光伏行业整合在阵痛中前行

关键词 光伏 , 行业整合|2012-04-12 10:28:39|金属加工|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摘要   “只有在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这句名言无疑是对当前处于泥沼中不能脱身的全球光伏业的真实写照。  太阳能光伏,这个曾经让无数投资...

  “只有在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这句名言无疑是对当前处于泥沼中不能脱身的全球光伏业的真实写照。

  太阳能光伏,这个曾经让无数投资者拎着钱袋大举杀入、制造了高速增长神话的战略新兴和明星产业在去年阳春伊始一夜入冬,而今窗外的春花开的正灿烂,而整个光伏行业仍旧在寒冬中苦苦挣扎:外需低迷、产能过剩、价格战、双反调查……一个要依靠阳光照射生存的行业如今却被浓厚的阴霾所笼罩。

  内外交困,原本靠简单扩张产能就能赚钱的光伏企业不得不悄然调整路子,或延伸产业链,或急攻国内市场,或发力品牌塑造……大多数人都坚信,既然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而传统的能源正在减少,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只要挺过最黑暗的时刻就一定可以迎来黎明。然而,这一次的黑夜比人们想象中的要漫长的多。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每一个光伏企业面前,而作为占据世界50%以上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伴随着海外市场补贴连续下调或停止,海外市场急剧收缩,而国内新增装机容量根本无法有效消耗现有产能,行业洗牌也就无可避免了。

  浙江中小企业首迎倒闭潮

  去年9月份,一则消息在光伏业内悄然流传:鉴于欧债危机的蔓延及德、意等光伏大国削减补贴,在过去几个月里,国内已有50多家太阳能企业倒下,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作为佐证,在美国上市的尚德、晶澳、中电光伏、赛维LDK等光伏企业,在二季度业务均出现亏损。

  在度过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世界光伏市场疾速成长,世界两大光伏安装大国德国、意大利的安装量均有翻倍成长,市场规模达到约600亿美元,促使大量投资涌向光伏行业。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盲目扩张。大批企业进入这一行业,以浙江为例,2011年9月份浙江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左右,其中有110家左右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且规模在100MW以下。中小企业的产品多集中于进入门槛较低光伏组件领域,技术含量低不具有核心竞争力,大量企业的涌入造成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受限。

  产能严重过剩,已导致目前一些小企业的生产接近盈亏平衡点,被合并或者关闭成为企业不多的选择。这也预示着光伏行业一轮行业洗牌的到来,为数众多的光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面对海外市场的“风雨交加”,原本就不占优势的中小光伏企业处境必然尴尬。据统计,2010年,国内中小光伏企业的出口量占到了出口总量的67%;但2011年,这个数字骤降为34%,2012年估计不到20%。对于中小企业能在海外市场分到多大的蛋糕多数人士都持悲观论调。
浙江协成硅业破产

  2012年1月17日,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下称协成硅业)行政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向媒体证实,该公司正在走破产清算程序。“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停产,5月后才会有新的结果。”这位负责人表示。由此,协成硅业成为继“2011光伏风暴”之后,国内多晶硅行业第一家破产的公司,在业界引起巨大的震动。

  2008年6月,作为协成硅业的母公司,新成达集团曾向当地描绘了一份美好的图景:一个总投资40亿元,规模达40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和3300吨/年的多晶硅生产建设项目,将会在嘉兴港区诞生。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项目将在5年内全部建成投产,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这在当地并不多见。协成硅业原本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全部项目,不曾想全部投资尚未完成,公司在第4年便走到了尽头。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身陷困局的多晶硅企业不单单是协成硅业一家。此前也有多家公司试图上市,但都因多晶硅价格暴跌而搁浅。其中,乐山电力和天威保变就曾发布公告,其合资公司乐电天威硅业的多晶硅生产线就因生产成本倒挂而停产。彼时,国内大部分中小多晶硅企业已经停止生产,协成硅业面临的困境仅仅是一个侧面。光伏产业整合不可避免,不少企业也将吞下盲目扩张的苦果。这这只不过是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门槛之后,国内多晶硅企业面临的又一次大洗牌。

  多晶硅行业是一个对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要求较高的领域,此前高纯原生多晶硅几乎被海姆洛克、瓦克和三菱这三家海外公司控制,直至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风起云涌,多晶硅的自给率才大步提升,尽管此前国内某光伏巨头引进了美国福禄的万吨级全套原生高纯多晶硅生产设备,但是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产品质量都还与国外硅料巨头相差甚远。这说明,引进设备与掌握核心技术完全是两码事,国内所用高纯多晶硅仍严重依赖进口。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和成本优势,当危机来临倒闭似乎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没有利润分配的基础就没有整合

  去年,当很多光伏企业老板都不知所措时,沈福鑫给出了一个浙江光伏企业的自救方案,那就是“抱团发展”。这一方案的具体措施,是在每一个区域比如宁波和杭州,选择当地的光伏龙头企业,如昱辉和正泰,由这些企业牵头整合光伏中小企业,达到企业的共赢。

  10月28日有消息报道昱辉阳光将整合20家开化当地的中小光伏企业,并成立了开化昱辉公司,由昱辉阳光控股,20家小企业参股,通过输出管理经验,实际上是让中小企业做昱辉的代工。
但是这一美好的设想却遭到昱辉阳光的否认: “这一开始就只是一个意向。”昱辉之所以会启动整合,原本的意图是通过这些小企业和分销店建立联系,抓住客户。另一方面希望可以整合小企业各自的成本优势,使整体成本降低。但是目前小企业没有任何利润,全部亏损生产,而没有利润分配的基础,整合也无从谈起了。当时昱辉阳光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光伏产业多面临的低谷期不是一个短时间的低谷,而是将持续下去,中小企业即使不生产而采取停产战略,也没有可能维持太久,因为预计不到市场的复兴会在什么时候。”

  而此前正泰太阳能董事长仇展烨也表示,没有整合中小企业的计划。他还表示,正泰太阳能目前对产能扩张的需求不大,即使需要扩张,也希望是通过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来提升,不考虑整合中小企业的手段。

  光伏行业本来就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任何一个光伏企业与同等规模的传统行业相比,其投资额度都是惊人的,当市场骤然收缩,下游需求的疲软势态势必推动上游光伏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的下滑。“没有利润分配的基础就没有整合”的逻辑固然有些荒谬—如果中小企业有利润还会接受整合,屈居别人的屋檐下?但是,这一略显荒谬的逻辑正好折射出这样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在整个行业的冬天里,即使是体型巨大的“东北虎”也得小心翼翼的留存自己的能量,以期能够度过漫漫寒冬。投资本身就是有风险的,中小企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把自己做大做强,才能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生存。

  赛维LDK带头裁员减压

  4月3日,德国最大光伏企业之一Q-Cells向当地法院递交破产申请,该公司2011年全年亏损额达8.46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产品跌价与销售不畅使得入不敷的Q-Cells步履维艰。作为受此影响最大的当属江西赛维,其为Q-Cells“量身定做”的1.5万吨多晶硅扩产项目成为赛维难以摆脱的巨大包袱。

  4月6日,一位自称为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维LDK”)的员工日前在网络上公开称,其公司将大规模裁员,工龄不满三年者将被全部辞退。顿时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引发广泛关注。

  虽然在正式公告之前,公司称此次为优化成本并非裁员,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产能严重过剩、负债额度惊人的赛维已经深陷危局,裁员实属必然。随后该公司正式发布裁员的公告和相关细则。4月8日,赛维员工数目最多的新余硅片厂开始裁员,一位赛维内部高管人士证实,在赛维工作不满2年的员工将被全部辞退。
多位赛维员工分别对外证实,赛维此次裁员分为两批。第一批裁员从4月8日开始,主要针对新余总厂的硅片事业部。第二批也将在近几日内启动,具体方案不详。而一位赛维内部人士透露,全部两批裁员都将在本月15日前全部完成。

  第一批裁员的具体标准是:在赛维工作不满2年的员工将全部被辞退。同时,对被裁员员工的补偿方案是:工作不满1年的赔偿1个月工资,工作满1年不满1年半的赔偿一个半月工资,工作满1年半不满2年的赔偿2个月工资。赔偿部分按照向前推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结算。上副主管和助工以上级别的员工(含副主管和助工),不在此次裁员范围内。赛维内部员工的等级制度从下而上依次是:员工-班长-值班主任-副主管。对于工作满2年的员工,如果主动提出辞职的将不予赔偿。而如果在赛维工作满2年,所在车间岗位饱和,也将安排在家待岗。待岗工资为每月600元。

  也有个别部门员工透露,其部门将裁员标准上升到工作不满三年的员工。工作满三年的员工,安排分流转岗。工作满三年以上,且车间人员饱和的,将安排休长假,三月一休,每月660元,可续休。

  赛维新余总厂硅片事业部是整个赛维人数最多的部门,总员工数有1万人左右。赛维董事长助理李龙吉告诉记者,赛维目前共有2.5万名员工。对于此次裁员总规模,公司公共关系部的李龙吉未对“数千人”的传言数字做出回应,半官方的消息称裁员3000人,而另有内部人士透露鉴于公司未来将助推系统集成业务以求翻身,裁员的规模远大于3000,或达到6000以上。

  OFweek编辑视点:直至去年年底,赛维还在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其通过发放中短期债券等方式获得了高达三十多亿的流动资金,用于购入生产原料、支付货款以及弥补亏损,同时还拟在内蒙古投资新建产能为3万吨的高纯多晶硅生产线,试图奋力一搏,迎接2012年光伏的春天。但是2012年对于光伏而言,跟美国大片里的“2012”并不遥远—不仅春天没有来,而且寒冬的温度更低了。面对如此颓势,公司不得不断腕求生。无论是对公司管理层还是对所有的员工,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但是赛维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样板。硬撑不是硬道理,唯有适应市场变化,主动做出改变才能生存下去并在行业回暖时迅速崛起。试想如果赛维能够及早做出调整,情况可能会比现在好得多。大公司的发展对整个行业具有标杆作用,赛维若能成功转型对于整个光伏行业无疑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自救比他救靠谱

  继国家出台统一的上网电价规则之后,不少光伏企业仍然寄希望于国家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光伏产业处于风雨飘摇的当下,这种渴望尤为强烈。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两会”上,各光伏企业的大佬们对“制止”和“防止”的敏感也足以看出。

  然而,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领域,政府主要是在宏观上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比如指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给予扶持,就好像VIP客户拥有一些优先发展的机会。

  在产能过剩的现状下,优胜劣汰将是光伏企业的必然选择。重新洗牌的大环境下,优化整合将是中小企业的未来方向。不过,整合并非那么容易,如何重新分配企业原有的各种资源,最大化地实现优势互补,这将是中国光伏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光伏产业的发展总是围绕着速度与质量的争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发展的质量,多数企业将重心放在扩大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上,忽视了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往往陷入大而不强的境地。另外,国内的光伏企业大部分将价格作为竞争手段,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光伏组件价格来开拓市场,这造成今年光伏市场的产能过剩。

  时下流行的观点仍然是:“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具备竞争力”。这种观点不无道理,规模化的生产确实能够带来成本下降,但是对于本来就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光伏企业而言,试图通吃所有环节显然不具有现实意义。最近中盛光电关闭硅片厂的事实进一步证明,垂直一体化(硅片、电池及组件同时运作)的策略是完全行不通。各光伏企业唯有在优势环节发力,各取所长,中国光伏产业才能比较顺利的度过寒冬,迎接仍然遥远但必将到来的春天。

  优胜劣汰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光伏行业正在经受的阵痛也曾经在其他行业一次有一次的上演。没有经历破蛹的痛楚就不可能化蝶成舞,拿着剪子剪破蛹的“好心人”可能恰恰是凶手。光伏行业也是如此,在经历了疯狂无序的发展之后,唯有通过行业整合才能够肃清行业的轮廓,实现从纯粹的制造行业到研发性的高科技行业的转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真正普罗在普通大众身边,从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改变整个世界的宏大远景。尽管整合、转变的过程非常艰难,道路很遥远,但是我们正在前行,看到曙光。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涂附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涂附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涂附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一钻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