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今天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情况汇报会”上表示,实施振兴战略三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遏制住了前些年经济下滑的势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迈出坚实步伐,取得重要进展。
据介绍,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效应已充分显现,东北三省经济步入快车道。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今年前三季度辽、吉、黑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3%、13.7%和11.6%,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辽、吉、黑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2.3%、12%、11.6%,比2003年分别加快0.8、1.8和1.4个百分点。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0.8%、12.3%和12%,比当年全国各地区加权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低1.3、1.1和0.88个百分点,差距逐年缩小。二是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辽、吉、黑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8%、10.8%、10.7%,比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率高出3.2、1.2和1.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3%、8.8%、7.2%,比同期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率(6.2%)高出1.1、2.6和1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东北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张国宝指出,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截至今年9月底,黑龙江累计完成改制企业3107户,占应改制企业的89.6%;吉林列入攻坚计划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辽宁70%以上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95%的国有中小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2005年,东北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比2003年底减少近500户,资产总额却增加了1500亿元,国有经济在改制中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在工业结构调整上,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使鞍钢、一重等一批重点老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和生产制造能力不断增强,沈阳、大连两大机床公司产量双双进入世界机床十强,齐一、齐二年产重型数控机床能力突破百台并稳居世界首位。
据了解,目前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先期启动的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的态势已基本形成,转型三年来全市实现再就业1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净减少11万人,GDP增速由“九五”时期年均2.1%上升到20%。2005年以来,国务院批准把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范围扩大到大庆、伊春、辽源和白山,试点工作有序展开。同时,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自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先后投资65亿元用于东北地区15个采煤沉陷区项目的治理改造,新建住宅面积907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5.24万户。
张国宝指出,目前东北地区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在稳步推进。2005年东北三省实现新增就业240万人,预计2006年辽宁省、吉林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分别达到95万人、42万人;黑龙江省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6.7万人,超过全年计划11.2%。三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今年均可控制在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