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建议“十二五”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目前其功能定位已经初步明晰,并将列入政府预算的投资安排范围之内。
本报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即将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讨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专门列出一章,对未来五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进行部署。
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将建设主体功能区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两个战略共同构成我国区域发展的完整战略。
作为第一部全国性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于2010年印发。
据权威人士介绍,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意在构建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一是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二是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即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同时,构建23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再者,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据介绍,目前加快主体功能区形成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绩效评价等七项。财政政策方面,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投资政策方面,则要求主体功能区完善投资政策,将现行政府预算内主要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调整为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两个部分。
业内人士说,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