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钛白粉出口环比下降
下半年国内钛白粉价格受原料硫酸价格走低,同时下游房地产不景气,涂料行业需求无实质性改观,导致钛白粉行业开工不足,市场价格不断下滑。9月金红石钛白粉月均价降至15815元/吨,较1月均价跌3500元/吨,已达到年内最低点。
国内市场价格下滑的同时,钛白粉出口量、价出现齐降,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8月中国钛白粉出口约10.41万吨,7月出口量12.58万吨,环比降17.25%;8月出口均价2666.77美元/吨,7月出口均价2878.09美元/吨,环比降7.34%。
2022年8月中国钛白粉进口约1.24万吨,7月中国钛白粉进口约1.1万吨,环比增幅 12.7%,1-8月钛白粉总进口10.33万吨,8月进口均价3744.23美元/吨,7月进口均价3799.92美元/吨。
钛白粉及上游硫酸开工率降至年内低位
由于个别钛白粉企业延迟复工,同时有部分处于停产或限产,目前国内钛白粉行业开工率已经降到64%,再次刷新年内最低。上游硫酸行业开工率依然不高,仅在65%,下降0.5%,已处于低位,部分企业库存高企,为缓解库存压力暂时减产,但依然无法扭转价格下行趋势。
截止至目前,钛白粉行业利润依然处于下降通道,9月金红石钛白粉利润毛利已经降至2500元/吨左右,锐钛利润降至430元/吨。钛白粉主要原料为钛精矿、硫酸等,在硫酸法工艺中钛精矿、硫酸和酸溶性钛渣三种原材料合计占生产成本的平均比例约为50%。上游原材料成本在钛白粉的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硫酸价格持续下滑使钛白粉失去成本支撑。
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寡头垄断格局行成
受下游需求缩减、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上半年部分钛白粉企业业绩出现下滑。国内钛白粉行业在持续洗牌后头部企业格局已相对清晰,钛白粉行业产能高度集中,呈现寡头垄断局面。目前国内钛白粉企业主要集中在龙蟒佰利联、中核钛白、山东金海、山东东佳、攀钢钛业等大型集团为主,以上五家钛白粉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5%,其中龙佰集团是唯一一个年产能超过100万吨的企业。
除此之外年产10万吨钛白粉以上大型企业有金浦钛业、济南裕兴、山东道恩、攀枝花东方钛业、宁波新福、安徽安纳达、重庆钛业、贵州胜威、锦州钛业、攀枝花海峰鑫、大互通钛业、广西金茂钛业、广西金龙、宜宾天原。10万吨以上企业共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0%以上。从行业竞争度来看,钛白粉行业中企业数量不断减少,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排除未来落后小企业继续退出。
氯化法---生产工艺上的破局
从钛白粉生产工艺来看,海外以氯化法为主,国内受核心技术及设备影响仍以硫酸法为主。氯化法技术较为成熟,国外大厂多采用更加先进的氯化法,占比超过80%,氯化法技术只有国外少数几个大公司掌握并且严格保护。由于氯化法的技术壁垒,国内仅有龙佰集团、宜宾天原、锦州钛业等企业具备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能力。
目前龙佰集团钛白粉产能111万吨,其中硫酸法钛白粉产能65万吨,氯化法钛白粉产能46万吨,综合产能利用率在九成左右。9月18日龙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初在焦作投产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装置,目前新增产能尚处于爬坡期。2022年上半年龙佰生产氯化法钛白粉17.64万吨,同比增长48.99%,销售氯化法钛白粉14.14万吨,同比增长10.30%,氯化法钛白粉平均销售价格比硫酸法钛白粉高1000元左右。
从环保方面来看,农药、染料和钛白粉由于产业链较长、涉及中间产品较多,污染较为严重,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引导,低能耗低污染的氯化法钛白粉由于光学和化学性能更好,具有生产流程短、连续化操作、单系列装置规模大等优势,从工艺和生产安全来看未来将成为发展的大趋势。
转战新赛道---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目前不少钛白粉企业转战进入新能源赛道,在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背景下,产业链原材料端产品价格上涨,部分钛白粉企业如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等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生产磷酸铁或磷酸铁锂,利用副产的废酸、硫酸亚铁等作为磷酸铁的生产原料,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副产品硫酸亚铁,可以直接用来生产磷酸铁锂,是重要的动力电池正极原材料,钛白粉公司进入磷酸铁和磷酸铁锂赛道具有明显的原材料优势。龙佰集团、川发龙蟒、中核钛白、安纳达、金浦钛业等多家钛白粉上市企业凭借材料优势已经入局磷酸铁锂领域。随着钛白粉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正极材料领域,钛白粉产业链将迎来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