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18时许,华灯初上,七彩的霓虹灯把柘城县县城的夜色装扮得分外亮丽迷人,容湖生态公园早已热闹起来。
时至严冬,阵阵寒意让任学民不禁拉紧了衣服,站在容湖之畔、广场之中,他与众多柘城居民一样,正满怀期待地等待播放水幕电影。谈及柘城县五年来的变化,年近五十的任学民情绪有些激动,他说:“五年前我们柘城不光破烂,连一个可以让大家休闲游玩的公园、广场都没有,现在光家门口就有两三个公园、广场,没有想到短短五年时间,县城发展得简直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柘城人也不敢认了。”
确实,不仅仅是任学民,柘城近五年的发展变化人人皆知,有目共睹。“十一五”期间,柘城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膨胀总量、优化结构、做强骨干、培育支柱、发展龙头、壮大实力”的发展方针和“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能快则快”的发展要求,大力弘扬“自信、包容、拼搏、和谐”的柘城精神,以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为重点,解放思想,凝聚心智,扎实工作,奋力拼搏,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态势,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工业贫县向工业快县、小城镇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转变。“十一五”期间,柘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50.6亿元,年均增长60%,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而更令柘城人民感到自豪的是,今年1至9月份,他们已经创造了3个全市第一: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84亿元,同比增长32.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54亿元,同比增长30%,这三项增速均位居商丘各县(市、区)第一位。
形象化来说,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柘城“十一五”期间的“三级跳”,正是这不同寻常的“三级跳”,助推了该县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过去的五年是柘城走出低谷的五年,是我们艰苦奋斗的五年、拼搏进取的五年、取得实效的五年、跨越发展的五年。”回顾柘城县即将走完的五年发展之路,县委书记张家明这样总结,对于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他的话语同样振奋人心,到2015年,柘城县的基本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争取达到1万元。
“一跳”:产业集聚区
涌动工业经济发展大潮
严冬天寒,万物凋零。然而,在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内,步履匆匆的企业员工、轰鸣作响的大型设备、火热进行的在建项目,无不给人一种生机盎然、催人奋进的感觉。
12月7日上午,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柘城县力量新材料制造集团新建的标准化厂房内,几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安装、调试顶压机等设备。指着一台已经安装好的顶压机,力量集团副总陈兴旺透露,这一台设备价值二三百万元,新厂一期工程就安装了50台。
力量集团是柘城县机械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企业总投资3.8亿元,建有45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科技研发楼各一栋,单层5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0栋,可安排2000多人就业。
柘城产业集聚区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力量集团是集金刚石机械制造、金刚石微粉加工、金刚石精品萃取为一体的金刚石企业,年可实现生产金刚石8亿克拉、金刚石微粉3亿克拉,各种金刚石砂轮40万件、钻头70万个、金刚石磨片100余万片。
其实,力量集团更是一家高科技型企业。在该集团样品室,记者看到了几十种金刚石相关产品,其中不乏为磨制航天材料、高铁材料所用的金刚石砂轮产品,一个小砂轮就能卖十五六万元。
按照企业规模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要求,柘城县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和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做强做大金刚石微粉及制品、皮革、服装纺织、辣椒、粮食深加工、医药化工六大战略支撑产业,使其成为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战略引擎。
要想做大产业集聚,不但要有大量优惠政策,还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此,柘城举全县之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政府投资、BT融资、招商引资、贷款融资、土地置换等多种渠道,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标准化厂房32.5万平方米,完成了西核心区“四纵四横”、东核心区“四纵一横”的道路网络建设。截至今年10月份,柘城县产业集聚区的产值已达36亿元,税收达4000多万元。
有了高标准的产业集聚区,柘城县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重点招引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高附加值、无污染的工业大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效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在入驻产业集聚区的59家企业带动下,柘城县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含金刚石微粉及制品)高科技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含服装纺织)和医药制品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体系。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27.5亿元,年均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分别达到17.1亿元和6.8亿元,年均增速31%和14%;物流业增加值完成9.8亿元,年均增长15%,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9.8%,非公有制经济比“十五”末提高了20个百分点。
“二跳”:产城一体
催生一座新柘城
五年前,喜欢锻炼身体的吴克杰在县城几乎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健身器材和健身场所。而今,每天早晨到千树园跑步、晚上到容湖生态公园散步成为吴克杰的“必修课”,生活过得轻松滋润。
“这五年之间,柘城城乡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这是不争的事实。”看着日渐成型的长江新城和改头换面的新农村,张家明书记介绍,通过五年的努力,柘城县城建设区面积由原来的5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过去的不到5万人,发展到了现在的13.2万人,城镇绿化率达到32%,较五年前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唯 一路径。今年,柘城县着重实施了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计划和3万人的人口集聚计划。目前,全县先后投入资金7亿多元用于城市道路、绿化、亮化、管网、天然气、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加快商住小区项目建设进度,实施机关单位走出旧城进新区、城市居民走出庭院进小区“两个走出”战略,完成了金沙花园、新地港湾、东方明珠等25个小区建设,满足了城市居民购房需求。
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城建的重要支撑,也是拉动城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柘城县投资10.8亿元开发2000多亩的容湖生态公园项目,突出主题公园、景观旅游、时尚休闲、民俗文化、精品商务、生态居住六大功能。特别是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的人民广场和水幕电影,不仅美化了柘城生态环境,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千树园项目是柘城县与容湖生态公园同时推进的重点项目,此项目总投资4.7亿元,占地面积620亩,是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树文化博览园。目前,通过开展“万棵大树进县城”活动,已栽植园林景观树木及乡土树木136种、1.8万余棵。另外,正在建设中的高77.7米、共19层的建筑年轮塔建成后,将成为柘城县的“地标”建筑。
“三跳”:新农村建设
让农民尽享幸福生活
“我感觉应该买这组号,我都研究好长时间了。”“不对,我感觉这一组中奖的机率更高……”进入冬季农闲时节,安平镇史洼村群众史化忠家显得分外热闹。
史化忠家本来就是一个新村超市,12月7日,记者来到他家采访时,许多爱好买彩票的村民正围在一起研究心得。去年以来,搬进新村的史洼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也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原来,史洼村是柘城县的贫困村,地势低洼,十年九涝,交通闭塞,村里连一条像样的平整道路都没有。作为柘城县2009年度第一批双挂钩项目,目前史洼村全村群众已经搬迁至交通方便、规划合理、建设统一的新村。不仅如此,老村复耕后节约土地270亩,明年春天将全部实行土地流转,收益全部给原来的群众。
平坦的水泥路,整齐的新建房,清洁的农家院……记者在史洼新村看到,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新村整体呈“丰”字型排列,每户群众四间主房、两间配房组成一处小院,村里道路全部硬化,村民生活方便舒心。
其实,史洼新村只不过是柘城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柘城县委、县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切实抓好示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农村面貌和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提升,新农村建设快速、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新的蓝图已经绘制。“十二五”时期,柘城县将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形成以县城为主体,以中心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农村新型社区为补充,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的新型城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