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两大集团旗下8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通知,中船集团正与中船重工筹划战略性重组。
早在20年前,两家公司是由同一个集团分拆而成。当年中国将五大军工集团均一分为二,希望强化内部竞争促进军事工业的发展。但现在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两家公司合并传言由来已久,有重组合并的内在要求。
首先,拆分虽然强化了竞争,但也分散了资源,造成了无序竞争,甚至不良竞争,这种不良竞争不仅表现在国内市场,在国际项目投标时,国内企业也相互压价,尤其是央企对“走出去”以及国际订单看得很重,商业成本与利润有时并非放在第一位。
其次,造船、高铁等行业属于全球竞争,因此,主要是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央企合并有助于集中资源增加外部竞争的能力。比如中国南北车合并后,德国西门子与法国阿尔斯通也合并了铁路业务,与中国中车抗衡。作为造船业龙头的日本韩国也在加强造船业兼并重组,在市场低谷期,中国也须合并重组以增强竞争力。
除了行业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合并重组要求之外,国企改革以及产业链整合等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都要求国企尽快重组。国资委今年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推动战略性重组,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重组整合,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
这与中国要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关,尤其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一方面,需要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处置“僵尸企业”,尽快完成国企改革的任务;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化产业链的整合,避免陷入低水平竞争,而是通过协调合作,通过协同效应实现产业优化。显然,南船北船就需要通过重组实现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对外增强竞争实力,对内实现产业优化。
国企合并重组的另一个目的是优化调整后,有助于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中国国企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而要更快地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先通过重组合并优化资源,然后通过混合所有制或者资产证券化,实现股份化改造,推动企业上市。这样就可以完成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过渡,企业通过股东多元化以及董事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公平竞争当中去。南北船的合并,有助于两家企业的资源整合,为不同部门或企业资产证券化提供支撑。
可以看出,南北船合并重组有利于增强国际产业竞争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国企国资改革,最终目标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中国国企主要以央企资产为主,在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之后,剩下的央企通过混合所有制、资产证券化,逐步走向市场化。当前,央企承担了更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走出去”,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据统计,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已经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开发拓展到高铁、核电、电信、电网建设运营等领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以及互通互联的落实,央企的任务更重,也能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
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在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大都通过外交、金融支持本国跨国公司,提升本国全球影响力,同时为本国经济安全服务。相比民营企业,央企具有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合规优势,在非消费品等战略行业,具有竞争力,随着国资改革、资源优化,作为市场主体的央企必定会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重组合并,是中国国企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新案例。因为按照中央政府的部署,依据市场化原则,成熟一户、推动一户,在过去几年已经有多家央企重组整合,而未来也会继续,最终会完全实现所有央企的整合与改革,让他们成为市场主体,推动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