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得益于近年来的“优异”表现,以及各大财经媒体的通力合作,产能过剩几乎成了钢铁、有色、建材等材料业的标签。相比之下,集中度低被提及的次数相对较少。今天,材...
得益于近年来的“优异”表现,以及各大财经媒体的通力合作,产能过剩几乎成了钢铁、有色、建材等材料业的标签。相比之下,集中度低被提及的次数相对较少。今天,材料人网为您分析材料业的一大顽疾——集中度低。所谓集中度,是指行业前N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经济学上通常统计前4家或者前8家,但材料业往往统计前十家企业的产量或者销售收入占比作为集中度。
先来看看几个行业的集中度数据吧!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粗钢产量前十名的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39.4%,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前30家占55.1%,下降5.9个百分点;前50家占65.3%,下降4.6个百分点。
有色行业亦不例外。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铝行业前10名企业的集中度不足40%,而锌为50%,铅为45%,铜70%。值得一提的是,《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铜、铝、铅、锌排名前10位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分别达到90%、90%、70%、70%。很显然,对于铝行业来说,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完成。
再来看看稀土业。虽然小编没有找到具体的数据,但从国务院大力推行“1+5”格局(即支持由包钢稀土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团;五矿、中铝、以及赣州稀土、广晟有色、厦门钨业三家地方企业各自组建的稀土集团)的举措来看,稀土业的产业集中程度也很难说有多高。事实上,全国从事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的企业一百多家,绝大部分厂家的产量不过几百吨,甚至几十吨。
水泥业同样是集中度低的困难户。我国前10家水泥企业仅占全国产量的10%-20%,而国际上前10家企业占全球产量的60%-70%。当然,还有很多材料类行业同样存在着集中度较低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摆数据了。
虽然,集中度低对于部分行业来说并不是件坏事,但对于材料类行业来说,它的危害确实不可忽视。
首先:集中度较低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资源优化配置。只有行业集中度较大,才能让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有了规模经济,才可极大地降低采购成本和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省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资产整合,优化现金流,规避金融风险。
第二:损害创新能力。曾经有国外分析机构调查显示,在航空、汽车、玻璃、钢铁、铝、合成树脂、造船等制造业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很少或几乎无贡献。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材料类产品与技术的革新,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与资源上的支持,如果企业没有形成规模,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自然难有创新。
第三:恶性竞争。企业数目多且小,虽然总量看起来很大,但每家的产量少,实力弱,只能陷入重复建设、分散经营和同质化竞争,相互间陷入了无序的价格厮杀,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出口也容易造成国际贸易争端或者制裁。
第四:不利于增强国际上的话语权。没有一个较高的集中度,整个行业就如同一盘散沙。例如,钢铁企业由于集中度低,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既不能在国际上反映中国钢铁的声音,甚至在与国外矿石供应商谈判过程中没有话语权。
同产能过剩一样,政府多次出台文件,支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兼并重组,从而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但由于各方利益的博弈,目前大多没有得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