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牟汽车工业园区带动相关配套企业汇集发展郑州磨料磨具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是提速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强大载体。2013年,我市按照“优化布局、理顺体制、配
中牟汽车工业园区带动相关配套企业汇集发展
郑州磨料磨具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产业集聚是提速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强大载体。2013年,我市按照“优化布局、理顺体制、配强班子、健全机制、激发活力、提高效率”的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投资软环境,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已成为“主导产业支撑有力、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城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的功能区,成为支撑郑州都市区建设和县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了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来自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初步预计,2013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营业收入完成7700亿元,增长27%,其中主导产业完成营业收入4600亿元,占比达到60%。加大“三力”型项目招商力度, 全年签约符合主导产业的项目286个,签约额达到4227亿元。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4.5亿美元,占全省1/4,位居中部省会第3位、全国省会第7位。
优化环境 为项目建设提速
产业集聚区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
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我市细分行业领域,突出发展一个政府扶持产业。将投资5亿元以上产业集聚区扶持产业项目,全部列入省重点项目管理,投资1亿元以上产业集聚区扶持产业项目,全部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优先保障土地等要素资源。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项目部门会商、联审联批机制,综合运用项目准入、要素配置、税收分成、统一考核等手段,统筹推动同类和关联项目按照扶持产业集中布局建设。统筹运用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整合注入优质资产、持续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补偿机制等多种方式,集中支持产业集聚区扶持产业项目。
2012年5月15日,河南省出台方案破解产业集聚区发展资金难题;
2012年9月9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2012年郑州市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2年12月9日,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全市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
2013年6月16日,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2013年市组团新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出台。
这些为产业集聚区开辟绿色通道、保驾护航的方案、意见,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名企抢滩 产业集聚区成热土
正是得益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体制、机制,依托于高效的服务,我市产业集聚区驶上了发展的快速道。
世界500强的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建设项目、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及辅助设施项目、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项目,中国500强的 深圳华强电子高端服务业基地项目入驻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世界500强上海光明乳业工厂搬迁新建项目入驻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
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年产28万台整车项目、青岛海尔创新园项目、郑煤机大型洗选成套关键装备建设项目入驻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宇通新能源客车、宇通校车、宇通重工项目入驻郑州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
中石化河南油田郑州石化总部、科研基地项目入驻中牟产业集聚区;
深圳比克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入驻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
初步预计,2013年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营业收入完成7700亿元,增长27%,其中主导产业完成营业收入4600亿元,占比达到60%。由市级领导牵头,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为重点,利用中博会、拜祖大典等平台,加大“三力”型项目招商力度, 全年签约符合主导产业的项目286个,签约额达到4227亿元。初步预计,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4.5亿美元,占全省1/4,位居中部省会第3位、全国省会第7位。
从一个到一片,产业集聚区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前来抢滩、布局。
百花争妍 新型工业迎来春天
去年,在面临经济运行诸多复杂形势的情况下,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持续推进,基本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7亿元,同比增长77.6%;全年实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22.1亿元,增速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9亿元,增长26.3%;工业项目投资完成72亿元;引进省外资金38亿元。
2013年集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形成了以要素集聚、项目集聚、功能集聚为标志的开发建设热潮,实验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新郑综合保税区三期工程、机场二期工程进展顺利,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快件中心、国际快件出口总包直封权获得国家批准,郑州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获批建设。智能手机产量接近1亿部,占全球供货量的1/8,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智能手机基地,与UPS、菜鸟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
初步预计,实验区2013年生产总值完成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350亿美元,分别增长30%、57%和25%。机场吞吐量突破25万吨,同比增长66%,增速排名全国第一。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高新区企业集中布局,形成了格力电器产业园、郑州软件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总部企业基地等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聚集了各类企业1059家,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
市级研发机构已达315家,拥有量居全省第一。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区建区20周年“全国先进高新区”。教育资源丰富,聚集了全省最知名的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被誉为“军中清华”;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高校;另有郑州轻工业学院等高校,为高新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建区20年,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快速递增,地区生产总值已由建区之时1993年的0.18亿元到2013年的128.2亿元,增长了712倍。财政收入随着工业、服务业的发展而明显增加,2001年全区财政收入只有1.6亿元,2007年突破10亿,2012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6.7亿元,是2001年的29倍。2010年、2011年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目前聚集各类工业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家、外商投资企业238家,上市公司直接投资项目31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0家,东风日产、富士康集团、宝钢集团、台塑石化、韩国LG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经开区。
2013年,经开区上马项目118个,新开工47个,续建项目55个,其他项目16个,总投资1498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47个,总投资658亿元,年度投资92亿元。市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456亿元,年度投资110亿元。
中牟汽车工业园
经过多年发展,以汽车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汽车产业已发展成为中牟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集聚区已是省级产业集聚区、省重点产业集群、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也是正在规划的郑州汽车城重要组成部分,被评为2010年度郑州市“五快产业集聚区”、2011年度郑州市“五快产业集聚区”。
2013年,签约入驻中牟汽车工业园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20亿元,计划入驻30多家企业。2013年10月份集中开工的12个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约175亿元,占地约1600亩。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建成后,将极大提高郑州乃至河南在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地位,使郑州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马寨产业集聚区
马寨产业集聚区建立国家、省、市各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9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共计480多项,先后获得“河南省民营科技园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连续两年被评为“郑州市五强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2013年,成功签约年产值140亿元的苏宁云商(食品)易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年产值30亿元的中宇食品包装等重大项目6个及二次招商项目12个,协议资金达351亿元,已到位资金20.35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值200亿元,年税收10亿元。
初步预计, 2013年,马寨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35亿元,同比增长15.78%;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2.1亿元,同比增长64.6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完成3.252亿元,同比增长17.83%;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20.43%。
荥阳市产业集聚区
荥阳市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装备制造业,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加快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布局,促进集群化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少林汽车、郑煤机、三和水工、一帆机械、长城机械、中联收获机械等企业为龙头的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
2013年,以“突出主导,招大引强”为目标,重点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中的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三力”型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确定“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招商区域,变四面出击为精准定位、定向突破,全面提升招商的针对性、精确性。全年签约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项目、上海世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郑州山川润德信重工有限公司项目、浙江凯尔达智能型自动焊接与切割设备、河南泉舜流体智能控制等项目14个,总投资达114.7亿元。其中,上海世邦、中联光通等“三力”型项目4个,投资4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合同总额过百亿,引进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
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新密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服装生产和装备制造业,2012年实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23.2%;固定资产投资59.9亿元,同比增长41.7%;引进省外资金19.5亿元,就业人数18000人。
2013年,投资80亿元的波司登服装工业园、投资5亿美元的香港迅捷环球制衣、投资38亿元的锦荣服装创意产业园、投资16亿元的同赢服装总部港、投资13亿元的中金汇仁服装产业孵化园等品牌服装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将有力承接郑州市服装批发市场外迁转移。
2013年1~11月,实现企业营业收入176亿元,增速33%;工业增加值4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5亿元,增速51.9%。园区的品牌服装和环保装备制造两大产业正成为新密工业快速崛起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