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去年的7月17日到今年的3月29日,100日元可兑换的人民币数量从8.01快速下滑到6.65,贬值幅度约达17%,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我国进出口情况。本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个有对日出口
从去年的7月17日到今年的3月29日,100日元可兑换的人民币数量从8.01快速下滑到6.65,贬值幅度约达17%,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我国进出口情况。本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个有对日出口贸易的出口商发现,日元快速贬值使许多出口商措手不及,有不少出口商因此利润由正转负,他们甚至不敢接来自日本的大单长单。
出口企业叫苦不迭
去年6月,日元成为继美元后第二个可以直接与人民币交易的币种。这对企业来说,本来是个利好消息,可以减少因为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可这样的好处还没享受几个月,麻烦便接踵而至。
“两个月前的单子,现在交货结算,本来可以有5%的利润,结果现在却亏损了5%。”浙江出口商张新华告诉记者,最近每接一份来自日本的订单,都要斟酌很久,但最终赚钱的订单寥寥无几。
张新华出口日本的产品都是玩具等小商品,本来利润就很低,汇率的变动让他的利润几乎由正转负。除此之外,日元贬值还套牢了张新华许多流动资金。
“只能尽量少接日本的订单。”张新华告诉记者,面对日元贬值的情况,除了一些长期合作的日本客户订单外,他们几乎拒绝了所有的日本订单,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新兴市场的开辟上。
和张新华不同,另一家鞋类出口商赵敏对日出口采用的是美元结算,虽然日元的波动并未让其蒙受和张新华似的“巨大损失”,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影响。
“日本采购商都以日元贬值为由在压低价格,利润越来越低。”赵敏抱怨道,其实在此之前,日本采购商已经将大量订单转移到东南亚了,如果不满足他们降低价格的要求,最终会导致订单流失。“很纠结,接了利润太低,不接又没有生意。”他说。
赵敏告诉记者,公司今年以来对日出口的业务已经缩水30%,如果日元继续贬值,即使他们采取的是美元结算,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山东聚合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先生也是叫苦不迭,他告诉记者,每次看到日元又贬值都很无奈,由于手里还有不少订单没有交付,现在算起来肯定会赔了。
记者采访有对日贸易业务的企业,他们都表示,为了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日本的大单长单都尽量不接。有的企业还表示,必要时会采取涨价的措施来应对利润缩减,但涨价的后果可能会造成订单流失。
宏源证券固定资产部首席经济学家范为指出,日元贬值将使中国整个出口面临比较大的挑战。过去中国和日本是产业互补的国家,中国主要出口中低端产品,日本主要出口高端产品。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口产品产业升级明显,日本贬值日元刺激出口的做法,会使中国和日本产生直接竞争。
减少出口,加大进口
和出口企业不同的是,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一些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承担对日出口业务的同时,也有进口贸易,面对日元不断贬值,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减少出口、加大进口。
张祖是青岛一家进出口公司的经理。他告诉记者,由于日元的大幅贬值,使得一些出口企业利润缩减,而自己公司也蒙受了不少损失,但相对出口而言,日元贬值对进口确是有利的。
“从日本进口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张祖告诉记者,例如从日本进口一种食品原来的价格是800日元,折合人民币大概64元左右,而现在这种进口食品的价格折合人民币却只有53元左右,利润空间变大了。
“原来我们进出口的比例相当,现在我们更愿意接进口的业务,出口业务选择性地接。”张祖告诉记者。
华泰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崔红霞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从中日双边贸易看,由于日本是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日元贬值利于日本出口,遏制日本进口,不利于他国对日外贸出口。日元大幅贬值无疑将对我国出口造成一定压力,但同时,也将带来中国从日本进口成本的下降。
“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推动。安倍政府上台以后,将通货膨胀目标从1%提升至2%,并明确提出了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压低日元汇率的主张。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外汇市场上日元的供给,压低了日元汇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