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持稳,中国经济独具的韧性展现之际,一直处于争议中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的话题,昨日被两位具有官方背景的重量级财金人物再度点爆。
当天,财政部官网头条刊发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最新一期《求是》上所撰文章。文中,谢旭人写道,目前中国的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还处在安全的区间,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同一天,《人民日报》在7版头条位置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的近4000字长文,探讨“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重心与路径选择”。高培勇指出,有别于以往以“增支”为重心的操作,“减税”将成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
“在2012年,就总量而论,把通过举借国债弥补的赤字和动用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弥补的赤字合并计算,预算赤字将在去年的基础上有少许增加,或将与去年的规模大致持平。”高培勇同时测算。
相对于上述官方的表述,一些财税专家认为,目前“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提法,掩盖了“税收总体规模在增长的事实”。
有财税专家甚至提出,在当前形势下,政府今年仍然会采用增支的手段来稳增长,“近二三十年来,资金、资源都在向政府集中,目前也没有改变的趋势,财政收入增长大幅高于GDP,还在延续。”
“减税将成主要载体”
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将如何实施?
在题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重心与路径选择》的文章中,高培勇认为,2012年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是对2011年的全盘复制。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2012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重心与操作上都有新的变化。在2012年,既有必要、也有能力实施较大规模的减税。
高培勇分析,尽管目前震荡的欧美经济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拖累,但从总体上看,这种不利影响不会高于2008年末和2009年初,所以不需要推出类似2008年末和2009年那样大规模的扩张性措施。
此外,在经历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扩大公共投资的反危机操作之后,经济的粗放型扩张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的负面作用逐渐凸现。而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也有成本上升推动的因素。据此,高培勇提出,这意味着,2012年财政扩张的力度将有所控制。
“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3740亿元,超收高达1万亿元以上。财政超收,可能进一步推高关于中国宏观税负偏重的争议,从而增强减税的紧迫性。财政超收,也使实施较大规模的减税成为可能。”高培勇说。
“在以减税为重心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布局中,包括着力改善民生、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等在内的一系列围绕增加财政支出的举措也将同时实施,从而构成一道新的收支两翼彼此协调、互相策应的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风景线。”高培勇如是规划蓝图。
谢旭人在最新一期《求是》上的文章也提到,“十二五”规划中有些重大项目需要开工,已经开工的项目要保在建、保工期,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重点领域改革等都需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
其中,关于“优化投资结构”,谢旭人的表述是,“保持合理的中央财政基建投资规模,……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防止重复建设。”
“结构性减税未收效”
大幅减税在2012年究竟能否真正成行?
多位财税专家给出的却是否定答案。财税专家认为,目前“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说法掩盖了“税收总体规模在增长的事实”。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认为,目前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质上只能称之为税收调整,即将过去一些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向合理化调整,适当下降过重的税负,而非主动地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
而从2011年实施的情况来看,结构性减税措施并没有达到减税的效果,“在上海已经开展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使得交通运输业的税负非但没有降低,反而上升。”胡怡建表示,根据其了解的情况,试点开展后,除交通运输业外,文化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和会展产业的税负都没有明显下降。
胡怡建认为,结构性减税政策没有达到减税效果,还可以从2011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中得到印证。
根据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2011年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幅高达24.8%,绝对增加额为历史之最。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长22.6%。这一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只有将过快的税收增幅降下来,与GDP增幅持平或略高,使得社会各方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是真正的减税。”胡怡建认为,就目前的结构性减税力度而言,还远远不能改变税收增长过快的现状。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同样认为,目前有升有降但实质是升的税收政策结构性调整,并非是公众所认为的减税。但是,在目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相较“增支”,减税应是更好的稳增长措施,“减税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公众收入水平,促进消费,还可以避免增支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包括伴随增支所致的通胀,以及沉重的后续投资负担等,从长远来看,增支实际上是增加了国民负担。”
“投资刺激政策悄然上位”
亚洲金融危机后,由于扩张财政政策退出不及时,导致高通胀和投资过热。学界为此一直在议论,当下,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
蒋洪担心,在当前形势下,政府今年最终仍然会采用增支的手段来稳增长,“近二三十年来,资金、资源都在向政府集中,目前也没有改变的趋势,财政收入增长大幅高于GDP,还在延续。”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这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主要传达了这样几个信息:房地产调控仍然延续,物价彻底淡出,投资刺激悄然上位,出口承受较大压力,但汇率是否会一次调整尚不明确。“‘抓紧布局、有序推进新的国家重点项目,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这是在投资上首次出现的新提法,反映了高层对当前经济下滑的担忧,与此同时,投资刺激已然再度启动。”
鲁政委表示,虽然减税同样能够达到稳增长的效果,但是投资却是效果更快、更可控的促增长方式。
鲁政委同时表示,“有序推进”的提法也暗示了此次投资刺激,会把握好力度,“投资的刺激考虑了前几年的教训,不会是那种要么不上、要么大批量式的,而将是温和有序的。对应的货币政策会比2011年松,但不会太松,肯定比2009年和2010年紧得多,也不会像前两年那样急转直下式地大放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则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虽有下滑压力,但远远没有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大,因此即便今年又实施投资刺激措施,也只是会在具体领域的定向宽松,“全面放松是不太可能的,一方面是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此前的4万亿投资还需要不小的后续投资量。”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现在有一些经济下行的预期,最悲观的预测是今年的经济增速将在8.2%左右。如果对欧洲的出口持续不景气的话,适度的增加投资对保持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周天勇指出,虽然官方关于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还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如果增长速度过于低的话,小企业跟不上去,对就业非常不利。随着通胀压力减少,可以加大投资方面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