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前几年围坐在山西各大煤矿门前,逢人便问“需要(煤炭)批文”的贩子,倒腾稀土配额的畸形利益链已经在稀土行业里悄然兴起。
“光倒腾配额就是暴利了。”在稀土业内人士的眼中“有出口配额就相当于"钱"”,甚至不需要生产和销售这些环节,今年以来,氧化铈涨幅最大,已达到242.9%,其它产品价格也都成倍以上增长,稀土热潮把“出口配额”炒变形了。
“一个(稀土出口)配额已经卖到40万至50万了!”坐在办公室里的王明(化名)正在焦急等待着消息。因为手中有很多海外客户,所以他必须尽快弄到稀土配额,才能顺利把这笔生意做好。他告诉记者,这个价格往往还要加上很多中间的好处费,即使这样也有很多企业抢着要,想买也买不到。
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去年以来,稀土出口配额倒卖之风开始日益猖獗。《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一位稀土业内权威人士处了解到,这已经成为在稀土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在众多倒卖配额的公司中,不乏国内一些大型企业。
众所周知,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被大量运用在军工、电子等行业,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是稀土第一生产大国,但因为无序开发和竞争,前几年稀土曾经以“白菜价”大量贱卖出口。为了保护稀土资源合理开发,近几年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实行出口配额制就是政策中的重要一环。《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逐步降低稀土出口配额数量。去年12月28日,商务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总计14508吨,其中22家获批中资企业的稀土出口配额将被限制在10762吨,9家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的稀土出口配额为3746吨,分别下降34%与37%。
“国外需求的旺盛加剧了国内对出口配额的依赖,加上在配额分配和监管方面还存在漏洞,也就给倒卖配额提供了绝好的空间。”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言非虚,实际上,目前国际市场的稀土需求主要依靠中国市场供应。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 .5万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为13 .5万吨。而2008年,中国稀土消费量只有7万吨,而世界稀土消费量为13万吨,约有一半用以出口。
根据王明对记者的描述,一般而言,有客户但是配额不够用的稀土加工公司,会通过一些中间公司或个人渠道找到“没有客户但是有多余配额”的企业。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一吨配额的报价应该在40万至50万之间,双方确定价格后,这家稀土加工企业会把稀土产品的价格和购买配额的价格一并报给国外的买家。
“如果国外买家接受,后面的程序就向贴牌产品一样。”他告诉记者,为了顺利使用配额,上述稀土加工企业需要用配额企业的名义签署合同并进行出口,货款到账后,配额企业会把之前谈定的“买配额”的钱扣除,再把剩余的产品货款汇到稀土加工企业账户。
“稀土加工企业和倒卖配额的大公司之间通常会有一些内部协议,但是毕竟还是有风险,一般都会找比较熟悉的渠道。”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
“不可否认是我们在稀土配额分配和监管方面存在很大漏洞。”上述业内人士直言不讳的指出。他表示,目前稀土配额就像“前几年的煤炭批文”一样,在需求火爆的情况下,不仅把稀土价格炒成了天价,更人为推高了配额的价格。由于相关政府部门并未真正考察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从而导致配额分配存在不合理,一些贸易企业手中握有很多配额,他们不用通过任何采购和贸易活动,直接倒卖就可以获得暴利。
“这对于产业发展非常不利。”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衡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外的稀土产品价差已经达到50万/吨至60万/吨,配额倒卖将一定程度上继续推高国内外的稀土价差,从而将加速我国稀土盗采和走私;另一方面,通过倒卖配额可以轻松牟取暴利,这样的巨大诱惑将形成一个畸形的产业链条,因为涉及到权利寻租,也会滋生更多的腐败等恶性事件。
衡昆建议,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强对现有获得配额企业的申请审核以及配额使用的监管力度,严禁倒卖配额的恶性事件发生,并提出相应的处罚措施。另一方面,应该建立行业准入条件,在环保、企业经营、规模等方面设立门槛,符合条件的稀土生产加工企业都可以申请配额,同时,配额应该更多倾向于满足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