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6日公布了2008年度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从这些名单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机械和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国机械和汽车行业的这些大企业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度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不含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总计9305.7亿元,为2003年第一届排序时3236.25亿元的2.87倍, 平均年增23.5%;2008年汽车工业大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14163.3亿元,为2003年5514亿元的2.57倍,平均年增20.8%。
同时,进入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的门槛也越来越高,2008年入围门槛分别为18.20亿元和51.8亿元,分别为2003年8.16亿元和 20.04亿元的2.20倍和2.59倍。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的平均规模2008年分别为2003年的2.87倍和2.57倍。这些数据反 映了中国机械、汽车工业大型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但是,如果与世界机械和汽车行业的一流企业做横向比较,我们的这些大企业竞争力依然明显不足。
中国的发电设备产量占全球产量一半以上,电工产品的总规模也很大,但是上电、东电与哈电三大集团都与世界500强无缘,与全球三大电工制造集团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的差距很大。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步很快,总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徐州工程、中联重科、三一集团等企业成长很快,但徐州工程的规模仍只相当于全球行业巨头美国卡特比勒公司的十分之一左右。
中国汽车产销已居全球第二位,但2008年世界前10家汽车企业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有17家汽车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在这前17家汽车企业中,中国一 汽居14位、上汽居16位,比较靠后。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集团2008年销售额仅相当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14.5%。
在2008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汽车零部件企业12家,中国没有一家入围。中国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的营业额是同行德国采埃孚公司(世界500强排名485位、营业额173.14亿美元)的40%左右。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认为,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中国从“机械大国”走向“机械强国”的最薄弱环节。我国机械、汽车工业总体技术自给 率只有60%左右,尤其是在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还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与当代一流跨国公司比 较,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存在巨大差距,我们的追赶速度还应加快,力度还须加大。
蔡惟慈说,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其所拥有的大型企业之间的实力比拼。中国机械、汽车大企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机械、 汽车工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打下了良好基础。全行业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联合重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培育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