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二十一世纪企业》半月刊2006年3月15日消息:2003年至2005年间,日本、中国、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机床产量增长了10%,从占世界总量的36.7%上升到47%。目前,世界机床行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其中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机床的制造和消费正在从西方转向东方。
据初步计算,2005年世界机床产量总值为518.55亿美元,比2004年的456.27亿美元提高了13.6%。上面提到的三国和台湾地区的产值从2002年的117.89亿美元,猛增到2005年的243.7亿美元。其中,日本的产量增长了118.1%;中国为112.8%;台湾地区为85.6%;韩国为77.4%。2005年日本的机床产值达到132.59亿美元,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强,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机床产量增幅强劲,2005年产值达到50亿美元,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三机床生产大国,其大部分产品为内销。台湾地区已取代美国,机床产量世界排名第五,2005年产值为32.95亿美元。韩国也已超过瑞士排在第七位,2005年产值达到28.16亿美元。而西班牙的机床产量位居世界第九位,2005年产值为11.41亿美元,年度增长率为11.9%,低于全世界机床生产国年度增长13.6%的水平。 从全球规模(EMO)来看,复合化车床、卧式车床以及五轴综合加工机等3类机床在欧洲市场身价看涨,成为欧洲市场需求的主要机床品种。
在去年举行的欧洲机床展上,展出的机床产品有将近七成是针对汽车零组件加工用户研发的,另有两成多则锁定航天产业客户开发。据了解,目前欧洲机床市场主要集中于汽车与航天产业。原因在于,欧洲人工、土地成本较高,加上高税收及欧元持续升值等不利因素,导致竞争力不足的机床业者陆续转入他行,只有服务于汽车和航天产业的机床企业获利能力还能勉强支撑,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
从欧洲机床市场加速往汽车与航天产业靠拢的方向来看,其对应的需求是工件的加工形状趋于大型化、复杂化、薄形化以及要求多道工序一次完成。只有通过提升加工精度,才能制造出符合组装汽车与航天产业所需的零组件,因而对一机即能执行车、铣、钻、攻牙、搪孔等多种功能的复合化车床以及拥有加工复杂外形、曲面与薄长形等能力的五轴综合加工机和卧式车床,在欧洲机床市场的份量日益加重。
面对欧洲机床市场的新形势,过去较少研发五轴加工机种的日本MAZAK、牧野铣床制作所和MORI等机床大厂,在今年的欧洲机床展中也开始展示具备多轴头加工能力及切削薄形零组件的综合加工机,以及拥有复杂功能的车铣复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