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半导体厂(739)百吨级生产状况良好。峨嵋半导体厂已经完成200吨年产量的技改,共计27(9+18)对多晶硅生长棒,每对棒生产时间为7或10天,生产线已经调试为太阳能级专用,目前运行状况良好。截止8月份已经生产60吨,相当于05年全年产量。9月份月产量预计突破17吨,全年预计产量将超过120吨,净利润超过8000万元。目前公司出售产品主要以单晶硅硅片为主,公司有20台单晶炉,拉制单晶能力达150吨/年,包括拉制单晶、硅片切割环节在内,毛利率高达72%,净利润率达36%。
峨嵋半导体厂2007年将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线从当初的年产量30吨调整到目前的200吨,因为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明显下降,规模经济的效应对这类公司来说效果非常明显。2006年年底将完成年产300吨的产能设计。2007年首期将投资4亿元在原厂内建设年产500吨多晶硅生产线,目前处于地质勘测与规划阶段。随后将启动乐山年产量1500吨(有可能调整为3000吨)生产线的建设。公司如果在高纯SiCl4氢化技术上取得突破,生产线上实现完全封闭循环,原料利用率将大幅提高,尾气处理成本大幅降低,规模经济效应将会更加明显,生产成本还有一定的降低空间。
新光硅业建设进度按照计划进行。新光硅业年产1260吨多晶硅项目建设按照计划进行,由俄罗斯提供工艺方案,在工厂建设上与俄罗斯有色金属院合作,技术来源上包含美国相关公司技术。1260吨生产线为单模块、SiCl4氢化完全封闭循环设计,包括污染治理等都采取了有效措施,由中建8院设备安装公司安装,目前包括SiHCl3合成塔、粗精馏塔、大型节能还原炉、SiCl4氢化炉以及干法回收装置已经安装完毕,处于系统管道连接阶段,人员的培训也在进行中。按照项目规划,今年年底将完成生产线建设并联动调试,2007年2月底将生产出多晶硅产品,由于资金以及技术力量的加强,我们认为整个项目虽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但2007年实现半产的可能性非常大。
新光硅业"二期工程"建设模式存在一定变数。考虑到有新股东加入以及知识产权等因素,我们认为新光硅业二期建设模式以及主体将会发生改变。承建的主体将会发生一定变化,我们认为重新成立新公司,新光硅业以技术参股方式进行"二期3000吨"项目建设的可能性比较大,具体状况有待进一步跟踪。
国内多晶硅生产存在一定缓冲时间。8月31日德国Solarworld成立合资公司宣布进入多晶硅生产环节,年产量800吨,达产时间为2008年;9月西班牙Isofoton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年产2500吨多晶硅建设,达产时间为2009年。从这些市场前沿反映的状况来看,多晶硅的短缺在08年不可能得到有效缓解,基本证实我们已有的观点。太阳能级多晶硅08年继续短缺,给国内相关企业在技术上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上,提供了一个缓冲时间,国内企业完全可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技术的改善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取得一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