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伊始,中石化上海高桥苯酚200元/吨下调至4300元/吨,面对相关成本的不断推涨,外盘受制成本推动的“固步坚守”,内贸苯酚的“熊市”步伐,再度将市场推入尴尬处境。鉴于俗语“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考虑,由于其超跌,市场对其关注度反而增加,
熊市国产开工负荷低
目前受制于成本压力及下游需求疲软,国内整体开工水平维持在55%左右。国内主要生产企业高桥老区12万吨/年装置全停;燕山开工维持在50-60%左右,继续挂牌销售;惠州忠信化20万吨/年装置停车中等等。亚洲区域范围生产装置为保持市场脆弱的平衡,也多维持低负荷运行,目前整体60-70%之间。华东主流市场价格徘徊在4300-4400元/吨,下游制品行业开工有待复苏,节前大量滞留进口资源进一步消化中,据不完全统计,仅华东港口地区,1月苯酚进口量在2.3-2.5万吨。
与成本越走越远
据统计,自1月份以来,上游纯苯及丙烯市场不断上扬,苯酚生产成本不断推高。08年12月份FOB韩国纯苯基准价在304.45美元/吨,1月份平均价格在347.95美元/吨,整体涨幅在43.5美元/吨,截至本周二纯苯亚洲市场估价推高至386美元/吨左右,成本走高趋势明显。另一方面丙烯走势强劲,FOB韩国价格已经推高至630美元/吨CFR左右,较12月末涨幅在130美元/吨左右。而同期苯酚国内现货却依然阴跌盘整,现货市场售价与成本越走越远,市场正处于一种不正常的运行轨道。
市场外部环境严峻
2009年2月1日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5年反倾销期满,复审立案再起延期调查至2010年2月1日。无论其成立与否,远忧我们暂且放下,至少市场短期疑虑化解。目前年前到货开始获利了结,进口货源与本土资源竞争激烈,进口免税的东盟泰国及新加坡资源对进口市场也形成新的冲击。可见国内生产企业在提高自给率的同时,在全球经济疲软大环境下,到中国“分羹”的国外供应商,使得国内苯酚面临的环境却更为严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