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7月8日,圣泉集团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9,100.00万元到51,300.00万元,同比增加48.19%到54.83%。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100.00万元到49,300.00万元,同比增加48.02%到54.93%。
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受益于全球AI算力建设、高频通信及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快速发展,带动公司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放量增长。
此外,公司 1000 吨/年 PP0 树脂、1000 吨/年多孔碳等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生产线产能陆续释放,逐步实现满产满销;
通过布局新领域、开发新应用,公司合成树脂产业市场份额扩大,实现销量的稳步提升;大庆生产基地“100 万吨/年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一期工程)项目”持续平稳运行,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实现减亏,对公司整体业绩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期,在生物基材料与能源领域深耕多年的圣泉集团,近期动作频频,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1. 业绩方面
2024年,圣泉集团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营业收入首次跨越百亿大关,达100.20亿元,同比增长9.87%。
进入2025年,这股增长势头更加强劲,一季度销售收入达24.59亿元,同比增长15.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大幅跃升50.46%至2.07亿元,扣非净利润也增长51.85%至1.92亿元,超额完成预期。
亮眼业绩背后是清晰的增长引擎:
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受益于AI算力、高频通信、半导体封装及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的爆发,该板块销量增长11.08%,销售收入激增31.30%至3.60亿元,均价提升18.2%。
其核心推动力在于多孔碳材料(硬碳负极)新产能的释放——300吨/年线满产满销,1000吨/年线于2月建成投产并开始供货。合成树脂作为基础业务保持稳健,销量与收入均实现约10%的增长。
生物质产品则呈现出销量(大增36.55%)远超收入(增长14.10%)的特点,销量达5.69万吨,这反映了公司积极的市场推广或成本优化策略,价格虽同比下降16.44%,但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2. 项目进展方面
作为全球首个百万吨级“圣泉法”植物秸秆精炼一体化项目(一期年处理秸秆50万吨),位于黑龙江大庆的生产基地持续平稳运行,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并在报告期内成功实现减亏。
标志着其自主研发的“圣泉法”技术在解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组分高效分离与高值化利用这一世界难题上,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验证。
3. 战略布局方面
2025年2月,圣泉集团连续签约两大重量级项目。
2月26日:与岳阳市签署100万吨/年生物质绿色化工示范项目投资意向,将高附加值利用当地芦苇资源生产溶解浆、生物基甲醇、糠醇、木质素等产品。
2月27日:与沅江市签约100万吨/年生物质绿色示范项目,同样聚焦芦苇资源综合利用,计划转化为高附加值纤维素纤维、木质素等。
此外,其后续在岳阳、沅江项目的具体落地情况以及木质素等高值产品市场推广的深度和广度,将是业界持续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