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年度盛会SEMICON China 2025在上海盛大开幕,一家深耕半导体CMP材料的衢州企业——博来纳润,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参展人士的关注。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国产化替代已成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命题。作为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材料产业的重要落子,衢州智造新城正以“工业强市”战略为引领,打造半导体材料创新高地。而博来纳润,正是这座城市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典型案例。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共克“卡脖子”难题
在半导体产业“心脏”级别的CMP材料领域,博来纳润正以“垂直整合+持续创新”双轮驱动破局。公司不仅实现了从高纯纳米氧化硅磨料到抛光液、抛光垫的全链条自主可控,更通过与头部客户的深度绑定,形成了“试用-反馈-改进”的快速迭代机制。
“国产化替代是挑战,但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面对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的浪潮,博来纳润董事长张泽芳信心满满。“若能在1-2年内通过头部晶圆厂认证,公司有望成为国产CMP材料的标杆,抢占20%以上的本土市场份额。”
这种技术自信,源于每年超过15%的高研发投入,多年的专利技术积累,更源于衢州本地产业链生态的强力支撑。
目前,衢州已引进多家半导体材料企业,形成从基础化工到电子化学品,再到半导体材料的完整链条。“我们需要的大宗化学品材料可以在高新园区就近采购,我们的产品也可以供应给金瑞泓等下游客户,直接降低了采购和协作的成本。”张泽芳介绍,除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布局,智造新城的产业配套也非常丰富。
不仅设有专门的电子化学品产业园,配套危化品仓储、高纯水处理等设施,可满足半导体材料生产的特殊要求,还引入了很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中科院微电子所、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等,可为企业提供材料分析、中试工艺验证等技术支持。
在智造新城,产学研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资源网。“扎根衢州后,我们就和当地企业金瑞泓、中巨芯、晶哲等开展了上下游合作,包括产品买卖和技术攻关等。另外,衢州金控和工业集团所辖基金正在参与我们公司的股权融资。” 博来纳润董事长张泽芳表示,接下来,公司可能还会和衢州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申报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项目。
打造优质企业服务,构筑“衢州引力”
如果说城市的产业生态,是企业扎根的“土壤”,那政府高质服务与政策红利,一定是助力企业成长最好的浇灌。
时间回到2022年9月,彼时博来纳润刚开始和智造新城开启对接洽谈。当时公司已经在其他地市签约项目,但因土地迟迟未挂牌,影响了项目落地,无法投产。“真的是见证了‘衢州速度’,我们东港工厂签约到投产只花了2个月,其中还包含了一个春节长假。”时至今日,谈起公司落户智造新城的经历,张泽芳仍觉惊叹。“2023年2月1日完成的土地摘牌,同年9月,东港工厂就建成投产了,目前可年产6000吨磨料、抛光液和15万平方米抛光垫。”
除了这份“急企业之所急”的贴心服务,智造新城的政策 “组合拳” 则为企业成长装上 “加速器”。工业用地优先审批、设备购置补贴、产业链协同奖励……作为浙江省“百亿千项”工程重点项目,博来纳润享受到了多重政策红利。
而企业的发展也将反哺区域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张泽芳介绍,博来纳润专精于半导体材料中CMP材料这一细分领域,目前也是国内完整布局了磨料、抛光液和抛光垫全覆盖的CMP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独特性,可通过持续努力和积累实现较强的集聚效应。这一战略布局特征,将为博来纳润成为该领域标杆企业提供加速度,同时也会进一步放大衢州半导体材料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衢州半导体材料产业集群的速度和颗粒度分布。
“今年第三季度我们的高新区工厂一期将正式投产,这个项目占地107亩,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8000吨纳米氧化硅、34000吨半导体CMP抛光液和115万平方米半导体CMP抛光垫材料的产能规模。” 张泽芳表示,下一步,博来纳润还将与衢州政府就共建“半导体材料实证与创新中心”积极沟通,进一步放大产业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