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磨料,作为磨料磨具制造业的一种创新产品,其概念最早由Jackson G. H等人于1940年提出,旨在解决涂附磨具在磨削过程中因磨屑堵塞而影响效率的问题。经过数十年的全球范围内不断改进与完善,其应用效果已得到广泛验证,尤其在加工各类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实现精密抛磨方面,展现出卓越性能。
从微观层面分析,每颗独立的堆积磨料实质上就是一个微型的磨具。针对不同的被磨削对象,需设计不同的工艺配方,以实现最优磨削效果。这涉及加工材质、光洁度、磨剂比、使用寿命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同时,在经济效益上,还需兼顾制造成本与产品性价比,促使国内外众多厂商不断投入人力与资金,竞相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堆积磨料,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堆积磨料制品生产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对我国实行技术保密与封锁,甚至实施限购政策。为打破这一不利局面,我国近年来加大研发力度,已成功生产出堆积磨料,但在多项关键指标上仍与国外产品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而言,这些差距体现在磨料种类、粒径控制、植砂后基体抗压强度变化、工件抛磨烧伤情况、加工光洁度及磨削比等方面,导致国产堆积磨料在品质上难以与进口产品媲美,限制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广泛应用。
当前,尽管国内企业在堆积磨料领域取得了进步,但涂附磨具所需的高品质堆积磨料砂带制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以满足国内众多企业的严格需求。国产产品虽已取得一定成就,却尚未完全达到能够全面替代进口产品的水平,仍需持续努力提升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表1中列举了2020年查询的国内企业可生产的堆积磨料品种与国外产品的对比情况。
表2磨削性能比较(选出国产市场销售量较大两个企业)从表1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三个国外品牌在堆积磨料的生产水平上基本持平,显示出高度的技术一致性和竞争力。国内三家公司在生产水平上也表现出相似的水平,不过与国外品牌相比,在产品种类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从表2的性能数据中可以看出,这种差距在切削性能上尤为明显。
表2中,对于磨削性能的比较,我们精选了当前国内市场销量较大的两个代表性企业与国外知名品牌进行对比,鉴于其他几家企业产品的性能差距过大,故未一一列举。从磨削性能的角度来看,国内产品与国外高品质产品之间尚存一定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并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众多国内企业及研究单位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力量,致力于提升产品性能。
截止目前,国内河南省许昌凯捷磨具有限公司已在该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公司投入了大量技术力量和资金,历经多年系统研发,已成功批量生产出与国外名牌产品性能相近的堆积磨料产品。凯捷主要采用有机结合剂,所生产的产品空隙率控制得当,呈现出良好的闭孔状态,有效避免了植砂过程中胶水对空隙的干扰。产品具有独立的、稳定的压强硬度,且这一硬度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更好地配合砂卷生产线的各项参数。
从下列表3的测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验证和分析该企业的产品性能。
从表3中的数据比较来看,河南省许昌凯捷磨具有限公司目前生产的堆积磨料制成品性能已接近国外知名品牌。已完成了一系列产品工艺条件的开发,涵盖了各种型号、材质、外形几何尺寸以及抗压强度的调整方法。现具备以下能力:
磨料材质:除金刚石粉、立方氮化硼粉外,所有材质的磨料均可堆积成形。
粒度号:80#至任意微粉级。外形几何尺寸:近似圆柱形,直径范围为∅0.5至2.5mm。
外观色彩:包括黑色、棕色、绿色、黄色等。
抗压强度:可根据用户要求任意调整。
结语:热忱希望行业同仁共同探讨,继续研发,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我国此类产品成为国内外市场的强项产品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