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随着全球滞胀风险上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疫情散发多发、高温干旱少雨极端天气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冲击较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从行业看,原料端价格弱势震荡,随着高温、限电等因素影响减弱,企业开台率回升。临近传统纺织旺季,下游需求有所回暖,企业出库增加,产品库存下降,市场活跃度提升。
8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48.62,较7月上升3.39,行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从分项指数看,构成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的7项分类指数均较7月上升,且上升幅度较高,其中产品库存指数突破连续以来的低迷状态,上升至枯荣线上方。
原料采购指数
8月,原料采购指数为47.48,较7月上升4.34。从市场价格看,国内棉花价格震荡下降,降幅缩小;粘胶短纤价格弱势下行,涤纶短纤价格波动下滑。具体数据,国内3128级棉花现货月均价15517元/吨,环比下降775元/吨,降幅4.76%;1.4D直纺涤纶短纤月均价7604元/吨,环比下降389元/吨,降幅4.87%;主流粘胶纤维月均价14509元/吨,环比下降716元/吨,降幅4.71%。从采购量看,受疫情影响,新疆棉花出库下降,纺织厂多采购内地库资源,采购量略有增加;化纤短纤受价格因素影响,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
原料库存指数
8月,原料库存指数为47.6,较7月上升0.33。当月,原料端价格波动下行,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较突出,棉纺织厂按需采购。同时,新棉即将上市,现货市场供应量充足,棉纺织厂大量备货的意愿不强,多数企业表示,前期购买的高价棉还未使用完,原料以销定补,降低经营风险。从分项指数看,棉花库存量指数46.98,较7月上升0.29;非棉纤维库存量指数48.21,较7月上升0.37。
生产指数
8月,生产指数为49.66,较7月上升4.64,回升明显。当月在疫情、需求不足以及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一些企业生产受到影响,但整体开工情况呈回升态势。根据中棉行协调研了解,多数企业能维持正常生产,部分企业间歇性开工或限制开工时长,开台率不高,纺纱厂开台率略好于织布厂。当月棉纺织厂设备开台率指数49.82,较7月上升5.62。产量方面,纱、布产量指数均较7月上升,其中纱产量指数上升3.38,布产量指数上升4.01。
产品销售指数
8月,产品销售指数为47.37,较7月上升3.56。从市场价格看,由于市场持续偏弱,订单整体乏力,纱布价格维持弱势运行,降幅缩小,后道坯布价格降幅高于棉纱。当月,32支纯棉普梳纱月均价24035元/吨,环比下降1211元/吨,降幅4.8%,纯棉坯布(32*32 130*70 2/1 47"斜纹)月均价5.13元/米,环比下降0.3元/米,降幅5.52%。从市场销量看,随着内销市场稍有起色,企业出货较前期有所好转,订单以小批量居多,量大的订单价格竞争激烈。8月,纱、布销售量指数分别为51.21和51.31,均较7月上升,且位于枯荣线上方,市场开始呈现回暖迹象。
产品库存指数
8月,产品库存指数为52.31,较7月上升4.42,位于枯荣线上方,达近1年最高值。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改善,棉纺织厂去库存速度加快,常规产品走货相对顺畅,库存下降明显,织厂产品库存下降幅度高于纱厂。从构成产品库存指数的分项指标看,纱库存量指数为51.9,布库存量指数为52.93,均较7月上升,且位于枯荣线上方,维持了回升态势,景气水平逐步回暖。
企业经营指数
8月,企业经营指数为48.1,较7月上升3.01。当月,下游市场询价增多,企业销售好转,营收状况有所改善。由于供应端库存积压较多,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报价不断下降,企业利润薄弱甚至无利润。部分企业前期购买了一定量的高价棉,导致原料库存贬值严重,资金周转困难。当月,主营业务收入指数为49.55,较7月上升4.34;利润总额指数为46.66,较7月上升1.69。
企业信心指数
8月,企业信心指数为46.68,较7月上升1.35。随着发达经济体通胀持续高企,为应对通胀压力,欧美等国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削弱全球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国内市场需求虽逐步改善,但出口受阻,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一定的堵点。当前,产业链库存积压在供应端,下游市场恢复低于预期,旺季虽临近,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对于后市企业持乐观谨慎态度。
说明: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采集自全国近500家次棉纺织厂,参考国家制造业PMI等指数制定方式,通过对多个主要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当指数高于50,表示棉纺织行业本月景气程度好于上月,低于50则表示本月景气程度不及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