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涂附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中国制造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制造业|2022-02-16 09:40:02|宏观经济|来源 国际商报
摘要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已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此背景下,以“百年变局下的世界经济: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合作”为主题的第...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已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此背景下,以“百年变局下的世界经济: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设了主题为“智启新时代:智能科技与产业合作”的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讨智能科技领域发展机遇与挑战,旨在激发智能制造潜力,共同促进智能制造发展,助力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近年来,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广泛共识。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目前制造业门类最全,总体规模最大的单一经济体,是当之无愧的制造大国,如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实现突破、逐步成熟落地并与制造业进一步融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能量,不断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为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

为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国在顶层设计、数字化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已经取得了多项重要的成果。中国先后出台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战略规划,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规则和制度保障。以5G领域为例,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已经建成139.6万座5G基站,是全球范围内5G网络覆盖最广的国家,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通过将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原本制造业生产中的研发、生产、管理等系统结合,可以推动实现生产流程的深度变革。中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80个,各种类型的工业APP的数量超过35万个,2021年工业互联网赋能指数达61.93,有力支撑了产业提质降本增效。

然而,客观来看,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固有问题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存态势明显。老问题主要包括关键核心技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工信部对关键基础材料的调研显示,中国关键基础材料大部分空白或依赖进口,智能终端处理器、存储芯片、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精尖设备进口率均在70%以上;产品附加值低,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维持在20%左右,远低于美德日等制造强国35%左右的增加值水平;此外,还有供给体系质量较差,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等“旧疾”。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旧有问题的解决过程伴随着新的问题的产生,目前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自身成熟度不足,规模化使用还需要长期大量的测验;新兴技术对人才、基础设施等的需求致使其应用门槛较高,前期投入也较大,这也给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困难;在至关重要的数据层面也存在标准不统一、安全性不高、共享程度低等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机遇。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发展降本增效的内在需求,是打造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塑造全球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持,是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任务的重要交汇点,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推动“5G+垂直行业”“互联网+垂直行业”等领域的突破与融合,探索新的绿色发展模式。中国制造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也能为世界经济提供新动力,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缓解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多边主义低潮的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应该继续完善制度保障,从资本、技术、人才培养、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切实构建全领域多层级的发展支撑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开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涂附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涂附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涂附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一钻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