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95年,建材工业提出了“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当时,我国建材工业呈现“四大五低”———产品数量大、企业数量大、职工队伍大、能源消耗大、劳动生产力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市场应变能力低、经济效益低的格局。从此,我国建材工业从以往的追求产量增长,走上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转型之路。今年建材产业规模预计将达2.6万亿元,是2000年的8.8倍,结构优化升级、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大企业迅速崛起,产业链延伸、实现“轻型化”,“国际化”程度得以提升。
在“十二五”规划即将定案之际,特此推出“由大变强靠新出强”专题报道,借以总结跨世纪战略实施15年来的实践经验,梳理建材工业的发展脉络,探寻工业行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普遍规律,以飧读者。
今年是我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制定、颁布15周年。
在《战略》的指导下,建材行业先后编制和协助编制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建材发展规划》、《水泥专项发展规划》、《建材工业产业政策》、《水泥工业产业政策》,修订了《建材技术政策》,制定了《建材工业投资指南》、《建材科技成果转化指南》。
15年来,我国建材工业努力实现《战略》中提到的“四个转变”:以产量增长为主的数量速度型向以提高质量和配套能力为主的质量效益型转变;劳动、资金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小型、粗放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外市场的开放型转变。
五年以点带面打下坚实基础
《战略》的实施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2000年,即在“九五”期间打好基础,使建材工业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第二阶段,2001~2010年,现代化建设重点向前推进,部分行业和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第三阶段,2011~2030年,建材工业全行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第一阶段期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主攻国企3年脱困,经济处于周期下行期。我们组织全行业结合《战略》的要求,着力做了推动水泥、墙体材料和玻璃纤维工业等几个重点、难点产业的结构调整的大量基础性技术准备和工作准备。
第一阶段,水泥行业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设计、国产设备、业主负责”的路径,实现了新型干法水泥的“低投资”,突破了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制约,有力地促进了进入新世纪后新型干法水泥的大发展。
为促进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加快发展,2000年8月末,原国家建材局向国务院提交了专项报告,并制定了“十五”期间每年新增1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的专项规划,重点布局了海螺、渤海、中联、山水等九大水泥企业的项目。原国家经贸委先后批准了一批老厂技改扩建项目,这对于新型干法水泥在新世纪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大力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继续实施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以政策法规为导向、以建筑为龙头、多部门合作”系统工程方法,加快墙材革新。1996年第二次全国墙体材料革新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推进墙材革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1999年原国家建材局会同原建设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会议,其后原国家建材局发布了《新型墙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各省区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墙改办”工作体系。
第三阶段,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在建材工业三大产业板块中较为薄弱。玻璃纤维工业是该产业中极具市场前景、可望做大做强的一个产业。以池窑拉丝工艺替代当时仍占生产主体的落后坩埚工艺是正确的技术方向,实现了我国万吨级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十年着力推进结构调整
进入新世纪,《战略》实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重点推进期(2001~2010年),建材工业行业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始终坚持调整结构为发展主线,推动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部分行业和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结构优化升级。按工业增加值计,传统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2010年(预计)为45%,与2000年相比,降低了17个百分点,促进了建材行业产业结构“轻型化”;先进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例,从2000年0.6亿吨,占比11%,发展到2010年(预计)的14亿吨,占比80%。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建材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0年9.53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预计)的3吨标准煤。同时,水泥和墙材工业是建材行业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产业,其利用量从2000年的1.7亿吨增加到2010年(预计)的6亿吨,增长高达3.5倍。
大企业迅速崛起。中国建材、中国中材两个央企成为建材行业众多领域的领军企业,海螺、冀东、山水、金隅、华新、金晶、南玻、华尔润、惠达、新明珠等一批大企业成为所在产业的排头兵,还有一批大企业正在崛起。
产业链延伸,实现“轻型化”。十年来,新能源产业和建筑节能蓬勃发展所催生的玻璃钢和工业技术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环保技术装备产业的成长等。各产业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促进了建材产业结构“轻型化”的发展。
“国际化”程度得以提升。不仅产品出口,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工业等成套技术装备也大量出口,在国外投资建厂也已起步。
未来力争建材工业由大变强
我们即将进入实施《战略》为期20年左右的第三阶段,其目标是使建材工业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一,坚持以满足建筑业市场需求为建材工业发展主要导向和服务方向。目前70%以上的建筑材料应用于建筑业,建材产品范围还会不断扩大以满足建筑业的新需求,延伸产业链,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推进建材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极大地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第二,坚持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建材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要支持大企业做强做大,首先做好水泥工业的并购重组工作,同时带动建材工业其他产业的重组。技术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节能减排为中心,大力发展加工制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冀东、金隅、华新、华润等大型水泥企业涉足集料和预伴混凝土、水泥制品行业。
第三,坚持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材产业。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能减排;继续推进结构调整主导下的产业“轻型化”;推动水泥工业“减量化”;降低建材工业碳强度,逐步实现“两型”建材产业的目标。
第四,坚持“靠新出强”,依靠自主创新,推动行业科学发展。建材工业要“靠新出强”,就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制、机制。要特别重视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进步,先进工艺技术必须通过先进装备实现转化。企业要充分运用国家的技术创新政策,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加快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