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17/18市场年度,美棉涨势如虹,郑棉也终于波澜壮阔了一把。但是伴随过山车式行情的演绎,和新市场年度即将开始,无论是市场还是投资者,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首先影响郑棉价格波动的主矛盾还在,即大库存高仓单的现实和供需逐渐现缺口的预期。而2018/19可以真正的称之为“后抛储时代”,缺口的预期能否走向现实并带领棉价飞起来到了重要时间关口。投资者大多在思量站好多空阵营,等待鏖战。但是天平会倾向于哪方?还是说缺口已被逐步走高了2年多的价格在悄然缩窄甚至抹平?新年度供需之间的数据依然是关键,而新疆的产量尤为重要。由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有限公司主办,永安期货等协办的“2018新疆棉花产量预测暨纺织经营情况调研活动”于8月20日拉开序幕,8月30日结束。笔者有幸跟团调研,将所得信息记录如下。
二、调研路线
乌鲁木齐→五家渠→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沙湾→奎屯→乌苏→博乐→伊宁→巴音布鲁克→库尔勒→尉犁县→库车→阿拉尔→阿瓦提→阿克苏。
三、调研信息择要
1、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新年度新疆棉花生产情况。因此重点信息是沿线途经的主产区内棉花种植面积、生长情况、单产预估和产量预估。
整体而言,北疆面积有所增加,尤其昌吉的呼图壁地区以及昌吉整个州。面积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其他作物(如打瓜、番茄等经济作物和玉米等粮食作物)转种棉花。相较而言,棉花的种植效益较好,最主要是在政策扶持下稳定。而其他经济作物如番茄收入不稳,且由于环保因素关停了番茄加工厂后番茄只能停种。另外,兵团改制后,农民有了种植自主性,会更看重种植效益。
单产上,可以概括为北疆持平或略增,南疆虽有个别地方减产,但整体长势很好,单产增加反而更普遍。前期4-5月份有风灾等不利天气,但是一方面是灾害效应被夸大,其次是6-8月份天气异常适合棉花生长。因此只要是管理好的基本都增产了。而且南疆单产还受益于土地流转、棉种改良、农田设施改善等。
调研途经地有数据参考的产区约占新疆产区的60%,产量增幅13.3%。按该幅度计算全疆2018年产量将至570万吨。
不过此前因新疆受灾原因多个机构对新疆产量预期是减产的,产量放在470-480万吨附近。调研后调研人员对新疆产量大多调整至520-530区间,部分放在540-550两个区间。调研途中可以看到新疆当地生产和加工主体普遍认为是又一个丰产年,对增产表示乐观。不过最乐观的是其中一家轧花厂老板将产量预期放在550万吨,另据轧花厂另一个老板估计,产量要放在580万吨。
注意一点,目前的产量定产只能定70%。9月份及收花期的天气仍然重要。关注后期积温、光照、北疆早霜时间等。
2、种植成本及收益
种植成本来看,每亩地种植成本因投入不同而差异较大。首先自有地、身份地和租地的成本不同,其中租地成本在600-800元/亩。部分地区的企业流转土地,流转地成本会略低,一是有政府补贴(某块流转土地的流转费800元/亩,政府承担一半),二是流转时限增加后流转费也会下降。其次机采和手摘不同。每公斤差2元左右;再者,受灾多次翻种后成本也会增加;调研对象的种植成本基本在1000元/吨-2500元/吨之间。
棉农的种植收益是有保障的。只要平均单产可以(350-380公斤以上)。平均收益在500-1000元/亩。虽然国家有目标价格补贴,棉农还是希望价格高一些,首先最好的期望是收购价能高于补贴目标,其次是补贴款发放有延迟。当然,棉农也是理性的,以去年的为参照。
3、加工成本与收购
加工费方面,存在计算基准的差异。如玛纳斯当地扎花企业报1000-1200元/吨,包含工人工资等成本还有入库运费、纤检、资金成本等。而南疆部分企业认为含折旧之后,机采棉加工在700多元/吨;手采棉加工500多元/吨。另奎屯当地轧花厂负责人则表示由于环保政策,煤锅炉必须改成电或者气,有价差,而且除尘改造也增加设备投入。兵团对外承包的轧花厂,按一条生产线200万吨承包费和包底加工量4000吨计,承包费是500元/吨。
收购上,普遍认为收购价会比去年提升0.1-0.3不等。有可能前高后低。且前期的挂牌开称价参考意义并不大。由于加工产能过剩,很可能会抢收,尤其去年轧花厂赚钱的北疆地区。但也要看后期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