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11日开始,新一轮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行动将全面启动。与去年专门针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不同的是,此次督查区域更广、规模更大、波及省份更多,将持续至2019年4月28日,近一年时间。
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启动意味着位列污染防治七大标志性战役之首的打赢蓝天保卫战正式打响,环保督查力度将进一步升级。
6月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2018—2019年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启动视频会上表示,“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督查,不是 ‘运动式’、 ‘一阵风’,而是新的长效机制,不是要求 ‘一刀切’,而是要精准治污,根本目的是要帮助地方党委、政府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
根据生态环境部6月7日印发的《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下称《方案》),这场大规模、集中式强化督查,旨在进一步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及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下称“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从督查目标来看,一是要督促重点区域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二是深化综合治理,加大各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持续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从范围来看,除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外,此次督查新增汾渭平原11城——山西省吕梁、晋中、临汾、运城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四省市。
从规模上看,此次对“2+26”城总体安排200个左右督查组,汾渭平原11城总体安排90个,每组3人,主要从地方环保系统和生态环境部直属单位抽调。第一阶段200多个组,第二、三阶段290多个组,每组3-4人,预留100多个特别机动组,共动用约1.8万人次。长三角地区以安排特别行动组为主,开展不定期督查。每组现场督查两周,共21轮次。
其中,第一阶段(6月11日至8月5日)4轮次,主要对 “2+26”城“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锅炉淘汰、部督办问题整改及落实情况“回头看”,重点发现新的涉气问题。第二阶段(8月20日至11月11日)6轮次,对 “2+26”城、汾渭平原11城全面督查,排查工业炉窑、矿山治理、小火电淘汰、“公转铁”落实、扬尘治理及秸杆焚烧等问题。第三阶段(今年11月12日至明年4月28日)11轮次,重点督促“2+26”城、汾渭平原11城、长三角地区落实秋冬季减排措施,排查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各项应对措施落实情况。
另外,本轮督查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指标、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围绕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等四大结构,检查“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情况、工业企业环境问题治理情况、清洁取暖及燃煤替代情况等13项督查任务。
本次督查新增的地区主要包含铝矾土主产地(山西吕梁地区、晋中地区、洛阳地区),棕刚玉主产地(山西运城、三门峡)。希望耐火材料以及铝矾土、棕刚玉相关企业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