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中国证监会正式下发通知,对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王兴(原董事长)、常宝强(原总经理)、金晓峰(原财务总监)等23名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其中,原董事长王兴被终身市场禁入!
经证监会查明,当事人存在以下违法事实:
2013年至2015年,昆明机床通过各种财务造假“组合拳”,虚增收入4.83亿元,少计管理费用2960万元,少计存货5.05亿元,多计成本2.35亿元,虚增利润2.28亿元。
这,绝不是一起简单的虚增收入财务造假,而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手段极其隐蔽、外观极难发现的造假巨案。
昆明机床存在违法事实如下:
一、虚增收入4.83亿
经查,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通过虚构合同、虚构发货单、虚构运输协议、设置账外产成品库房、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等,以跨期确认收入和虚计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涉及客户123户,交易417笔,其中跨期确认收入222笔,虚计收入195笔。
2013年至2015年,昆明机床与相关经销商或者客户签订真实的销售合同,在经销商或客户支付部分货款后,产品未发货前即提前确认收入,将当年未实际按合同履约生产、发运机床的收入跨期确认至该年度,以达到虚增当年利润的目的。
此外,昆明机床还存在将2014年实际履行合同取得的3笔收入调整确认至2015年度的情况。
2013年至2015年,昆明机床与部分经销商或客户签订合同,经销商或客户虚假采购昆明机床产品并预付定金,但最终并不提货,后期将定金退回客户,或者直接按照客户退货进行处理,完成虚假销售。在此过程中,昆明机床虚构合同、发货单、运输协议等单据,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来虚计收入,以达到虚增当年利润的目的。
为避免虚计收入被审计人员发现,昆明机床采用在账外设立库房的方式,将存货以正常销售的方式出库,但存货并未实际发往客户,而是移送至账外库房。之后,昆明机床通过“二次”销售,虚构销售退回,或将产成品拆解为零配件从第三方虚构采购购回等方式处理账外存货,但原来虚计的应收账款无法冲减。为避免设立账外库房的事宜被审计人员察觉,昆明机床还要求出租外库的出租人将租金业务发票开具为运输费用发票。
此外,2013年至2014年,昆明机床还通过虚增合同价格的方式虚增收入。
综上,昆明机床2013年至2015年通过跨期确认收入、虚计收入和虚增合同价格三种方式虚增收入共计4.83亿元。
二、少计提辞退福利、高管薪酬,虚增利润2900万
2013年至2015年,昆明机床基于《员工内部退养管理办法》等文件审批通过部分员工的内退申请,并向内退员工支付内退福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二十条“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要求,昆明机床本应按照内退员工人数、内退福利补偿标准和应付的内退福利年限,测算相关应付福利的现值,确认当期费用和负债。但2013年至2015年,昆明机床通过调减内退人数、不予全部计提内退员工福利和少计高管薪酬等方式,少计管理费用。
辞退福利方面,2013年昆明机床实际有内退人员143人,但财务记录内退人员131人,少计12人,少计管理费用118万元;2014年昆明机床实际有内退人员225人,但财务记录内退人员123人,少计102人,少计管理费用1108万元;2015年昆明机床实际有内退人员289人,但财务记录内退人员120人,少计169人,少计管理费用1422万元。
高管薪酬方面,昆明机床董事会2015年3月29日通过了公司高管人员2014年度薪酬考评方案,2016年3月30日通过了公司高管人员2015年度薪酬考评方案,昆明机床应当按照考评方案计提当年高管薪酬,但财务未予全部计提。
综上,2013年至2015年,昆明机床通过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少计管理费用2900万元,虚增利润2900万元。
三、存货数据存在虚假记载
2013年至2015年,昆明机床通过设置账外产成品库房、虚构生产业务、虚假降低实际产品制造成本等方式,多计各期营业成本,少计各年度期末存货。三年间累计多计成本2.35亿元,三年累计少计存货5.06亿元。
这些手段,浓缩了中国传统制造业,以及财务界的智慧。当然,是臭名昭著的那种。通过这些商业模式的细节,你可以思考一下,收入、货物流、资金流之间的关系。
证监会认为,昆明机床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采取隐瞒、编造重要事实等特别恶劣手段,涉案数额特别巨大!
因此,也做出了终身市场禁入的最严厉处罚!
以上的造假、处罚,对昆明机床来说,还不算完,还有更残酷的命运等着它:
春节前,*ST昆机发布预亏公告,经初步测算,预计2017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3.4~3.6亿元。
2014年、2015年、2016年,*ST昆机已连续三年亏损,马上就到年报季,如果2017年度亏损坐实,按照规定,将被强制终止上市(即强制退市)。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强制退市,昆明机床将成为整个A股2018年第一支退市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