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在2016(第三届)钢铁行业多元产业发展大会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指出,在减量发展时代,我国钢铁工业在落实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必须通过去产能、降成本、产品升级、服务优...
日前,在2016(第三届)钢铁行业多元产业发展大会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指出,在减量发展时代,我国钢铁工业在落实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必须通过去产能、降成本、产品升级、服务优化,重塑价值链。 今年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去产能强力推进。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组局局长李冰指出,2016年,中央企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是719万吨,预计能在10月完成。目前,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提前完成今年的钢铁去产能任务,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不仅完成任务,还有可能超额完成,鞍钢集团公司也能按时完成。按计划,从2016年开始,中央企业将用3年时间有序压减粗钢产能2137万吨。其中,主动压减1644万吨,兼并重组拟压减393万吨,国际产能合作拟转移粗钢产能100万吨。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巡视员辛仁周介绍说,为推动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做到应退尽退,工信部会同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开展钢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活动,共排查出炼钢落后产能约650万吨,截至9月底,这些炼钢落后产能均已停产,其中40%的炼铁产能和90%的炼钢产能落后设备已拆除或封存,预计11月底可顺利完成淘汰。
据了解,涉钢中央企业包括宝钢、鞍钢、武钢3家专业钢铁公司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2家涉钢企业。截至2015年底,5家钢铁企业粗钢产能共1.38亿吨,占行业总产能的12.2%。
柳州钢铁集团相关人士在大会发言中认为,钢铁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遇到了困难。一是改革的配套实施政策不全面,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可依据性不强,导致部分改革方案难以实施。二是改革要花费巨额成本,在企业现行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大面积亏损的经营状况下,较难承受。三是在处理“僵尸企业”工作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导致改革工作举步维艰。
对此,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四个层面。一是产业层面。钢铁工业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其中,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宽外部市场是化解过剩产能的主要方式,这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国有企业的整合将向下层逐级推开,关系到产业层面供给的改善。二是财税层面。通过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企业将通过结构性减税获益。实际上,此前明确的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水平,与降低成本的政策信号一致,在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三是调控层面。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四是资本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在资本层面强调供给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