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日,由比利时政府邀请方与经合组织(OECD)钢铁委员会共同参加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高级别研讨会,最终未能就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达成一致意见。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在会上...
18日,由比利时政府邀请方与经合组织(OECD)钢铁委员会共同参加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高级别研讨会,最终未能就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达成一致意见。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在会上阐述中方立场:全球需求萎缩和经济下行是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中国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希望更多经济体采取切实措施,化解各自钢铁过剩产能。
“越是困难时期,就越应当避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钢铁产业的困难归咎于国际贸易,并频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是不正确的,中方主张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审慎、克制、规范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倡导通过对话、协商与合作化解摩擦。
去年我国钢材出口量不到15%
困扰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也令世界多个经济体为之“头疼”。由比利时和OECD共同举办的布鲁塞尔钢铁会议18日举行,会议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的讨论同样无果而终,得出的结论仅是产能过剩问题需要以“快速和结构化的方式解决”。
虽然并非OECD成员,但作为钢铁生产、消费、原材料进口和贸易大国,中国政府仍派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率团出席,参加了本次讨论。
在会议上,中方表示,钢铁是工业的粮食,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吃粮食的一方“得病了”,“胃口不好了”,显得粮食过剩了。各方要深入研判形势,客观分析因果,增信释疑,要认清全球需求萎缩和经济下行是目前钢铁和其他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19日,沈丹阳表示,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致力于积极扩大钢铁产品的国内需求。
国家统计局2月底发布修正版钢材产量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为80382.5万吨,比2014年下降2.2%,这也是近20年来我国粗钢产量的首次下降。这一趋势延续到2016年,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2%。
而早在2013年5月,国务院开始叫停钢铁等过剩产业新能产能,并于当年9月出台《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指导意见》,随后各地在文件的指导下有序化解过剩产能。在河北,化解钢铁产能已经进行了3年之久,已经压缩了相当数量产能。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已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今后五年将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涉及50万人的就业安置。中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努力,受到国际上的广泛肯定和高度赞赏,但也有部分国家选择无视,反而对中国提出种种指责。
中方认为,钢铁产品国际贸易本质上讲是市场行为,基于产业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源于进口经济体的需求,有助于推动各经济体经济增长和人民福祉的提高。将钢铁产业的困难归咎于国际贸易并频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是不正确的,动辄批评钢铁产业竞争力强的经济体采取了补贴措施,更是不应该。
“中国百分之八九十的钢铁产量还是以满足内部需求为主,把全世界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全部推给中国是不合适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利群14日在2016中国冶金矿产品国际会议上如是表示。
数据印证了王利群的判断。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出口钢材1.12亿吨,同比增长19.9%;出口金额628.270亿美元,同比下降11.3%。然而,根据海关统计的数据进行核算,我国钢材出口量占国内钢材总产量的比例不到15%,这意味着,我国钢材产业超过85%的钢材是在国内消化的。
各经济体应切实化解各自过剩产能
“不应该只看到进口增加给产钢经济体部分钢铁企业造成的冲击和压力,还应当看到国际贸易给进口经济体带来的利益,做到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钢铁产品贸易问题。”沈丹阳说。
沈丹阳表示,中国钢铁产能不仅没有任何补贴性质的政策刺激钢铁出口,而且对部分品种的钢铁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同时还进口大量钢铁产品,为全球钢铁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未来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健康发展,钢铁需求还有很大潜力。
事实上,自2015年1月1日起,“史上最严厉”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等8项针对钢铁行业的新标准,同日与新法同步实施,为钢铁行业上了“紧箍咒”。
沈丹阳表示,中方主张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审慎、克制、规范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倡导通过对话、协商与合作化解摩擦。“越是困难时期,就越应当避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沈丹阳说。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相关经济体共性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需要共同努力,以努力来实现互利共赢。”沈丹阳说,在全球范围上,希望更多经济体采取符合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的积极措施,共同为处理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做出贡献。
沈丹阳说,全球相关经济体应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持续发力、综合施策,解决当前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希望其他有关经济体也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化解各自钢铁过剩产能,为全球钢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中方愿与各方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分享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经验和做法。”
观点
上钢网副总经理、高级分析师 曾节胜:
化解过剩关键在关停落后产能
作为钢铁生产、消费、原材料进口和贸易大国,为何中国在国际钢材市场上屡受压力?
“虽然我国钢材出口率仅为15%,远低于日本、乌克兰30%、40%的出口比例,但出口绝对量较大。”上钢网副总经理、高级分析师曾节胜介绍,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苏态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全球钢铁行业受到很大影响。
“根本上说,化解过剩产能关键还是要关停落后产能。”曾节胜说,这几年来,我国化解过剩产能的努力有目共睹,方向是对的,但也必须看到,化解过剩产能是个漫长的过程,国际上不少国家都需要一二十年,而在中国,情况更为复杂。
曾节胜说,从国际经验来看,化解钢铁过剩产能需要结合市场和政府共同之力,一方面,企业需要自立,根据市场进行产能调配;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将制定的政策切实执行到位,为化解过剩产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