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历史总是将人的视线引到过去,发展往往伴随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如果站在1985年的章丘刁镇糠醛厂大院里,谁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这里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呋喃树脂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高档酚醛...
历史总是将人的视线引到过去,发展往往伴随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如果站在1985年的章丘刁镇糠醛厂大院里,谁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这里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呋喃树脂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高档酚醛树脂生产基地,那个曾被称为“诳钱厂”的糠醛厂再也不是一年赔上200万的“包袱”了。翻开历史这本厚重的书,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一家企业的发展历程。
无力:刁镇的“包袱”——糠醛厂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于1953年-1957年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前苏联在全国各地援华建设了156个项目,其中之一为济南轻工化学品厂的糠醛项目。
1979年,为支援章丘经济建设,济南轻工化学品厂的糠醛车间迁到济南城区以东、章丘北部的刁镇,成立刁镇糠醛厂。作为一家只有一个生产车间的乡镇企业,刁镇糠醛厂的唯一产品是由玉米芯初加工成的糠醛,这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也用于合成树脂、清漆、农药、医药、橡胶和涂料等。
由于收不起来玉米芯,原材料不足,刁镇糠醛厂并没有出现红红火火的生产场景,反而是“生产不正常,工人老放假”的一片落败景象。
1979年-1984年间,这个被称为“刁镇的包袱”的糠醛厂,最差的时候一年亏损200多万元,在当时,200多万元不仅仅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么简单。
因为这200多万元,刁镇糠醛厂有了一个别名——刁镇“诳钱厂”,谐音称呼中透露出当时工人们的无奈。
这个厂不仅“诳钱”,还“诳人”。先后两任厂长希望改善经营状况,他们除了发展糠醛生产这一主业外,还根据彼时其他“赚钱的门道”卖过化肥、干过手工竹帘编织,不过,糠醛厂的生意并没有因此而变好,反而被当地人们戏谑“上北京,下济南,一年赔上200万”,这两任厂长也先后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1979年,刁镇糠醛厂只是这么一个老车间。如今已被圣泉保护下来,准备设为圣泉博物馆。
无奈:“死马当作活马医”
时间到了1985年,刁镇开始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制”。
这一年也是刁镇糠醛厂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因为糠醛厂的存留与否已经成了当地党委会的会议议题,是留,留下谁来干?是撤,撤了以后怎么办?
这个时间,在离糠醛厂五六公里外的刁镇尹家村,已经有一个年轻人靠着做蜡烛早早成了村里的“万元户”,这个年轻人同时还在村里的铸管厂工作,31岁时已经从会计业务员干到了分管经营的副厂长。
机缘巧合,这个年轻人进入了刁镇主要领导的视线,“死马当作活马医”,不如让这个年轻人试一试的想法开始在刁镇主要领导心里成形。
不过,这个年轻人可没有这么容易被说服,经过3次做工作,这年轻人才决定试一试,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条件——一是圆了自己解决组织问题的愿望,二是在正式接手糠醛厂之前,他希望到全国去考察一下外地糠醛厂的经营情况如何。这个年轻人就是唐一林,现任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唐一林动身到全国考察糠醛项目了,然而,他的脚步仅仅到临县邹平,就折返回了刁镇,因为,外地的糠醛厂全都红红火火,挣钱得很。回到刁镇,唐一林只给了当时的领导3个字:“好,我干。”
转变: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刚走进糠醛厂大门,唐一林就看到几个工人背着铺盖往外走,留在厂里的工人也玩的玩,聊天的聊天,晒太阳的晒太阳。对于这个新上任的年轻人,工人们并不看好,“五六十岁的老头都‘干死’了,来个‘毛头小子’能行吗?”
唐一林一上任就研究起生产问题,他认为工业化企业不能连续生产是最大的问题,对于糠醛厂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原材料玉米芯的收购问题,为此,唐一林积极奔走,寻求各种良方,很快糠醛厂走向了正轨,加上唐一林主动砍掉了不赚钱的副业,上任第一年,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很快,唐一林意识到,单纯进行粗加工利润太低,挣不到钱,企业应该进行产品深加工,用糠醛深加工生产呋喃树脂便成为了首选,经过考察、研究,第一批呋喃树脂下线,随后被运往全国各地的铸造厂,用于造型。然而,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刁镇糠醛厂生产的呋喃树脂很快遭到了大面积的退货。
好学的唐一林并没有被这次的失败击退,他和工厂的技术人员苦心钻研,自主研发的的86-A型呋喃树脂获国家“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唯一金奖,填补了国内空白。
取得好产品,也离不开唐一林自己研究出的车间“四定两奖”责任制和系数工资制等管理办法,糠醛厂在生产方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管理之路。
转型:寻求全球合作伙伴
1993年,原刁镇糠醛厂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今天的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时,呋喃树脂已经成为企业的支柱产业。
1996年,唐一林为了寻求更多、更好的产品项目,从刁镇赶到广州,参加了当年的广交会,在现场,唐一林发现“草酸卖疯了”,回到厂里以后,紧急研究,准备新上草酸生产线。与唐一林一样,很多参加了广交会的生产商都嗅到了草酸的商机,出现了全国一起上草酸的现象。还没等圣泉集团的草酸生产出来,国内草酸的价格已经一落千丈,原先“卖疯了”的草酸转眼成了无人问津的东西,新上的生产线也闲置下来。
为了让生产线重新利用起来,一位专家给唐一林出了个招:设备改改生产酚醛树脂吧。说干就干,唐一林改了设备,挖来了天津的高级工程师,不过,这一次,唐一林更加谨慎,他将眼光投向了国际市场,试图寻找全球合作伙伴。
经过一年多时间反复十几次的谈判,1997年,圣泉集团与英国HMC矿物及化学品有限公司的合作正式展开,这家英国百年上市企业以技术和资金的形式与圣泉集团合作成立了中英海沃斯化工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酚醛树脂。之后,由于英国HMC矿物及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出现了问题,圣泉集团收购了其在海沃斯化工的50%的股份,圣泉集团全面掌握了领先的酚醛树脂生产技术。经过15年的超常规发展,圣泉集团牢牢奠定了在酚醛树脂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酚醛树脂生产基地。由酚醛树脂深加工的酚醛空心微球还成功应用到“神八”“神九”系列飞船上。
延伸:从玉米芯中挖更多的“宝”
2005年圣泉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呋喃树脂生产基地;和酚醛树脂一起,两大支柱产业为圣泉集团贡献了90%的营业额。这两大支柱产业,仅在2014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40多亿元。
不过,善于钻研的唐一林并不满足现状,他知道,呋喃树脂为主的铸造材料在国内市场份额占到40%,再进一步拓宽市场难度很大,而且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明显加快,公司传统产业的多数产品都面临着消失或者被淘汰的危险。圣泉集团决定在生物质新材料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探索一番。生物质保健品——唐和唐,植物秸秆新材料——生物质石墨烯和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都是圣泉集团利用玉米芯提炼出的精华,近日,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生产线即将投产,着就意味着真正具有远红外、抗菌抑菌、防紫外线、具有保健功能的服装将引领新一轮的时尚潮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圣泉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您的需要”的经营理念,在当前形势下,圣泉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全力帮助客户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动攻占市场。切实从客户的实际利益和需要出发,连续启动了“全球全年365天24小时全面、全方位客户服务制”,此外,公司采用世界先进的凝固模拟(PROCAST)软件,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全面解决方案。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圣泉将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与客户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创新:圣泉的故事讲不完
目前,圣泉集团拥有同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国家博士后工作站,三个国家认证认可实验室,六个专业研究所,上亿元的实验装备。
此外,圣泉集团还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拥有五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神舟飞船保温材料制造商,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典范。目前,圣泉集团拥有4个国家重点新产品,建成全球最大的防火保温板生产基地,连续入选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承担着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等国家级创新项目10余项,负责起草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6项,申报国际、国家专利544项,授权298项。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从三十年前濒临倒闭的山重水复到今天五大产业蓬勃发展的柳暗花明,从最初生产单一的化学品糠醛,到今天的百花齐放。服装、阿拉伯糖、汽车、笔记本电脑、苹果手机、钢铁、机床、船舶、楼房住宅乃至神舟飞船上面都有圣泉生产的产品,国内拥有超过1/3的市场占有率;德国、印度、法国、波兰等地都有圣泉的正式员工;从当初那个让镇政府最头疼的“烂摊子”,到今天成为地方财政的支柱力量…圣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和重视实体经济的历程,对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化工行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