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声巨响,8月2日发生的爆炸惨剧让全国的关注都聚集到了昆山。75死,185伤。如此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昆山,出乎公众意料之外。“昆山模式”曾被广泛学习,昆山连续九年位列全...
一声巨响,8月2日发生的爆炸惨剧让全国的关注都聚集到了昆山。75死,185伤。如此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昆山,出乎公众意料之外。“昆山模式”曾被广泛学习,昆山连续九年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经济与工业水准被誉为中国一流之列,却无法阻挡这一场制造业车间的灾难。“以台引台”的发展策略所吸引的众多台商,“代工厂”的生产模式,都因此次爆炸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昆山模式成就“昆山实力”
对于中国来说,昆山的名片是它的经济指标。昆山连续五年排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一,连续九年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这被昆山市长路军描述为“昆山实力”。
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昆山自费办开发区,引进了大批外向型制造类企业,成为台资汇聚的中心,开启了一条后来被全国的城市广为学习的“三位一体”的城市化之路,学界称其为“昆山之路”。
昆山模式总结出来之后,被中央高层充分肯定,认为从可持续角度,较大程度地做到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而且也没有以损害农业为代价。
在那个招商竞赛的年代,各地政府拼地价、比税收,甚至以各种方式突破基本税15%及“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政策底线。有台资老板直言,“当时(台资工厂)大多数是高污染、低技术的,占土地和劳动力便宜。”
据新华网此前报道,截止2014年上半年,昆山共有4400多家台企,超过10万名台胞及眷属,已经成为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地区之一。
据台湾《远见》杂志2013年发布的企业排名统计,台湾排名前100大制造型企业已先后有60多家落地昆山投资,兴办了近100家公司。目前在昆山65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台商企业4200多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台企4.5家。昆山台资占全国台资总量的九分之一,是全国台资最密集的县级市。
中荣在1998年创办,是早期进驻昆山的台资企业之一。在1990年代初,昆山通过自费开发,得以获批国家级开发区,于是引入了众多“两头在外”(原料、销售都在国外市场),尤其以台资为主的出口代工厂,并着重强调“以台引台“的招商策略,相比最初进驻的台企,中荣算是成熟时期的“后来者”。
“台资经济”陷困境
昆山长久以来的发展,最主要依靠的是“台资经济”。早期进入昆山的台企多为“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企业,昆山也借助这种代工模式融入了全球产业链。
作为台资工厂,中荣在昆山已经扎根了16年。20多年来,昆山的经济与台资企业紧密相连,截止2014年上半年,昆山共有4400多家台企;2013年GDP总额达2920亿元,台商在其中占去半壁江山。
昆山的兴旺离不开对台资的招徕。2012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曾动情地表示,“说到大陆对台商的服务,不能不说昆山,昆山政府对台商的关心到了令人感动的程度。”
在2005年,苏州本地已有经济学者指出,昆山已演化出一个高度依赖于外资,尤其台湾地区投资的外向型经济结构。之后,昆山当地有意识地引入台资大企业,但中荣这样的“危险”企业,以及随大企业进入昆山的小型配套企业,已不可避免地嵌入了当地的制造业,成为了昆山的一部分。
这些企业其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和民生用品等四大行业,台资企业对当地的工业总产值贡献率一直达70%以上。
其中,占最大头的电子信息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模具、注塑、零部件生产、整机组装等工厂,从2005年开始,昆山就取代了台湾,成为全球笔记本出货重镇。
然而,从2007年开始,昆山的台资工厂们遇上了“困境”。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国家税收金融外贸政策的变更,人民币的升值等因素使台资企业开始面临问题,金融风暴则大大减少了加工厂们的订单;之后的6、7年,“用工荒”问题逐渐也开始困扰台资企业。
依靠工业投资和外贸出口快速发展的昆山,如今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焦虑地寻找着出路。
昆山未来:制造业模式亟需转型
但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衰退,传统工业正在转移或转型,新兴产业还没有明显看到大规模爆发,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昆山县域经济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大陆台企转型升级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昆山亦不例外。
与此同时,昆山和东部其他地区,因为土地、价格、人才优势的上涨,当年的利好已然成为今天制约台商在大陆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昆山经历了‘农转工’、‘内转外’的两次大转型,创造了‘昆山制造’,成为中国百强县首位。昆山第二产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但是,昆山第二产业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进行‘代工’生产,存在附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的问题。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及我国沿海地区的平均值甚至全国的平均值。昆山要实现持续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刻不容缓。”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维新研究员说。
昆山的产业机构中,电子产品是主导产业,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在生产能力达到最高峰时段,全球笔记本电脑有2/3由昆山生产。被称为“笔记本之都”的昆山最高峰时,昆山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占到全球产量的50%,当时有句话说如果昆山通往上海的高速公路堵车的话,全世界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就会上涨。不过,昆山的笔记本产量已经从最高峰的1.2亿台降至去年底的6000万台。
从事电子产业的台商曾仁理计算,现在,他的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达到了4千/人,同时电子产品的连续降价也在压缩他的利润空间。因此他必须缩减成本,譬如在采购上选择便宜的供应商。“这也是我们需要负担的风险之一。”
甚至官员都公开表态鼓励企业搬离。2010年,昆山市政府调整了税赋优惠,时任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曾对媒体称,“(制造企业)如果在昆山不赚钱。那么,我说你应该寻找,能够更赚钱的地方去。”
有台商形容,两头受压的环境里,中荣之所以没有搬迁或结业,可能是因为它在产业链里是大公司的配套企业,一时难以迁徒,所以要尽量压低生产成本。中荣的工人在腾讯财经的先前报导描述了中荣的工作强度,“从来没有淡季,总是要加班。”
台湾《商业周刊》曾在2012年形容,不少在大陆从事加工代工的台商,已经落后于台湾产业升级的脚步。一部分早前来到昆山的台资企业,也已不合昆山的“口味”,面临着进退的问题。前任昆山台商协会会长苏来得,更因经营的困境,在2010年底“人间蒸发”。
“我认为最好的升级就是原地升级,成本相对小。”刘维新说,“政府之前让这些企业过来,本身就是有感情联系的,现在你要升级让企业搬迁的话,不是那么好做。另外,升级对政府也是很大的挑战,政府的税收、就业、产值等一系列都会受到影响。”
这几年,昆山政府正促使在昆山的台企升级转型。另一方面,一些台资企业,包括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巨擘,近几年开始向西、向北迁徒,寻找新的地盘——像成都、郑州这样的城市,重复了昆山当年招徕台资的手法,在土地和财政上,不断地向台资提供优惠。
昆山高新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此前曾表示,昆山挑战不仅来自企业自身,也来自中西部产业园区的纵深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的政策优惠力度较大,大量产能随之转移。对于电子产品的代工生产来说,中西部地区产能增加1000万,就意味着昆山等地减少了1000万。
除了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在昆山一些企业也受制于昆山城市的二次规划和税赋优惠调整。对台商来说,“两免三减半”等税赋优惠一过期,将面临着增值税要付将近19%,事业所得税则达25%的局面。
对于习惯于迁徙的台资企业来说,在政策优惠退潮后,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转型还是离开。寻找下一个成本低洼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台资出走或者倒闭给本地经济发展带来的“空心化”,为促进台企“代工模式”的尽快转型,昆山市政府也想了不少招数。
昆山在2008年首次提出鼓励台企转型升级的28条政策后,今年5月,昆山市政府再次提出“新28条”。以资金支持为例,昆山2008年起设立“促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科技专项资金,金额从当初的500万元提高到目前的800万元。台资企业还被纳入市级科技和技改贴息项目申报资助范围,近五年平均每年安排超5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
昆山市还设立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亿元专项引导资金,为台资企业在融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专项扶持;支持多渠道多主体的融资;鼓励引导台商向第三产业转型等多个方面。
昆山依然在对台招商引资的道路上发力。2012年,国务院给予了昆山试验区先试先行的优惠,譬如允许区内企业与台湾地区企业在企业集团内部试点开展人民币借贷业务。昆山的试验区,已被寄望为台商布局精密机械、自动化设备产业链的样板,还要发展机器人产业。
在上个月,昆山发布了新的成绩单,中荣所在的昆山开发区,“迎来新一轮台企投资潮,”上半年新增总投资7.64亿美元,增资超8200万美元。
针对台企直面的转型升级发展迫切需求。2013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在金融业合作领域,试验区给予更多先行先试的特惠,如允许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允许区内企业与台湾地区企业在企业集团内部目前昆山台企投资领域正在逐步拓展之中,光电、高端装备、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成为台商投资热点。但即使大企业有资金有实力转型,大量台资企业却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能否顺利转型,也影响着昆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