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砂轮厂是“四五”期间国家计划中的新建项目。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砂轮厂(郑州)负责包建包迁包投产。一九六六年开工建设,一九七○年建成投产。
工厂位于贵阳市西郊十六公里处的一个山沟里。三面环山,海拔1259米,地表崎岖,地形复杂。地下则是煤层。为了靠山隐蔽,三个生产车间分布于三个荒山沟里。
如今六砂总占地面积十五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五万余平方米,设九个分厂分别生产不同品种的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砂轮、磨盘、工具、刀具等。还建有原一机部、六砂共管的贵阳超硬磨料研究所。全厂拥有各类生产设备300余台(套)及引进德国的50MN两面顶金刚石合成压机和全套石材切割用金刚石圆、排锯生产线。
经过四十余年的拼搏,六砂从当初只能生产极初级的金刚石到已可生产各型高中低档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磨料、金刚石聚晶和复合聚晶;从只能生产用于硬质合金加工的少量规格的杯、碗、碟、平形砂轮到已能生产除硬质合金加工之外的,陶瓷、玻璃、铁氧体、宝玉石、光学玻璃、绝缘材料、硅材料等多种型号,多种规格的金刚石及立方氮化硼砂轮、磨盘。而且还拓展了地质、石油勘探的钻头、扩孔器;石材加工用的锯片、磨盘;金属切削用的复合聚晶刀具;专用设备等。用户数千家。一些产品还出口国外。
六砂本着出产品、出人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略,先后为企业培养各类高级人才、中级人才、技师、技术工人。还为兄弟单位培训人才五批次,百余人。先后派出十余批次人员到国外学习交流技术、管理、经营;也有德、英、俄、日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几十余批次人员来六砂交流与洽谈业务。
六砂建厂的宗旨始终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当13位先行者来到贵阳筹建六砂时,他们借住在商校废弃的连门窗都没有的猪棚里,找几块木板用砖一支就当床。晚上霏霏细雨从外面飘进来把被褥都打湿了,实在难以入睡,…。白天踩着泥泞搞测量,再把被褥挪走,在破木板床上画图搞设计。到贵阳去办事,多半靠两条腿,有时运气好可以搭拉煤的便车,不过到贵阳满脸都是煤灰,变成了“非洲人”。不光是他们,连后来的大部份老职工都有从贵阳走回六砂的经历。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份的一个晚上我们一行七人从贵阳饭店走回六砂,冒着蒙蒙细雨,脚下踩着湿滑的泥泞道路,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到家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也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
更有甚者由于社会秩序混乱,物资供应极度匮乏,不要说吃肉了,有时连蔬菜都断顿。有一次食堂开饭时,没有菜,食堂便用开水兑上盐巴和“固体酱油”。职工打了饭便浇上一勺“汤”,凑合着喂饱肚子。
不论环境多恶劣、生活多艰难、社会秩序多混乱,六砂人始终坚持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每天工作都在十小时以上,顽强地建设着自己的工厂,为金刚石行业的发展流洒着辛劳的汗水。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仅举若干以佐证之。
投产初期六砂的供电线路属家用支线,负荷有限。往往出现设备一开即跳闸停电,不但影响生产任务,而且突然停电会引起合成金刚石压机中的顶锤爆炸,增加了设备事故发生机率,且大大增加了顶锤消耗,为解决供电问题,厂领导大胆决策下决心自己从百花电站至厂区新建一条35KV输电线路。线路总长10.5KM,为了尽可能节约投资,线路建于连绵不断的山岭上。在副厂长王清池带领下,几十名从各车间、科室抽调的青壮年职工,从早上7:30出发到晚上7:30收工,吃在工地,干在工地,100多根几百公斤重的水泥电杆,两座铁塔(分别高23.5M和18M),1796件重25吨的紧固件,靠着人拉肩扛送上一个个山顶。挖坑、埋杆、拉线、架设全部由他们完成。他们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使35KV线路正常运行,为六砂的生产、生活保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砂人本着边生产边建设的理念,所有建设用的砖瓦灰砂石都是组织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卸车,再一点点运往在建工地。那时带我们经常是白天搞生产,晚上搞基建。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设施经上级批准,厂领导组织全厂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和周六下午干部劳动时间修建两用堂(食堂、礼堂),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上千块预制件,几十万块砖都是组织职工用业余时间抬到工地,再抬到指定的位置。2百多公斤重的预制件四个人抬,踩着颤颤巍巍的“天梯”,喊着号子,步调一致才能一点点地往上挪,稍有大意,便会出事,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命赴黄泉。
一九七七年部批准六砂扩建,在完成征地后,厂领导又组织职工边生产,边平整场地,几万平方米的厂房场地都是由职工自己平整的。当然那时条件已有所改善,有了推土机,开机床的人开起推土机来绝不比专业人员差。周六的干部劳动则主要从事修排洪沟、修堡坎的工作,这一干又是五年多。一九八三年所有高危车间全部搬进新厂房。可是砂轮车间和办公楼之间,两大堆渣土尚未清除。新一届厂领导上任伊始便作出决定,利用春节放假的三天时间,组织全厂中层干部及党员干部劳动,清运渣土,一般职工自愿参加。大年初一,劳动场地上一下子来了三百多职工,原准备的工具、清运渣土的车辆已不够用了……。三天虽没有将渣土全部运完,但六砂职工那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仍然在发光。
生产上的自力更生的例子就更多了,例如69年4月份由于设备安装处内部搞派性,扔下未装的设备走了。邵继升师傅主动请缨,带领职工自己安装、调试,五台原德国产油压机在他们的精心安装调试下全部达到了精度要求。
问题接撞而来,由于贵阳常年湿度在85%以上,采购来的铜粉全部氧化变黑,而当时又没有还原设备,还原气体也没有,而生产上急需为某光学厂赶制一批砂轮。于是我们就用废弃的铁罐做了个容器,用化验室的启普发生器制造氢气作还原气体,终于按时为用户提供了砂轮。用这样的方法一次只能还原两公斤铜粉,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后来我们又制作了一个气体发生器,并用铝屑来生产氢气,气量大大增加,一次可以还原十多公斤铜粉。这一装置一直用到有了氨分解炉制造氢气。
六砂的金刚石生产技术是由实验室直接转入工业生产的,缺乏生产实践的支持。因此生产初期便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为此六砂人顶着“文化大革命”的重重干扰,进行了一场全员参与的工艺改进、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的浩大工程。就合成金刚石而言,几乎做到了道道工序有改进,台台设备有革新。而且针对工序缺口研制成了叶腊石磨条机、金刚石振动选型机增添了合成棒电解工序。金刚石磨具制造也由前加工改成后加工,新增车、磨、钻、动平衡等设备,使磨具的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自1969年试产金刚石和金刚石磨具成功后,1970年即投入生产,并接受用户订货。记得71年六砂等四个金刚石磨具生产厂在二砂招待所召开用户订货会。会议还未正式开始,用户订货单即已被私下瓜分,六砂仅分得极少量且当时尚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订单。我与另一位师傅代表六砂参会,虽据理力争并长话向部里反映,仍无济于事。但是六砂人并未被吓倒,相反厂领导鼓足干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扩大用户,开拓市场。71、72两年六砂所生产的产品销售所产生的利税近千万元,相当于国家投资620万元的146.3%。1973年开始,金刚石行业出现了第一次萧条,生产出的金刚石压在库里,磨具订单也越来越少。六砂人并未气馁,相反通过走访用户,跟踪国际动态努力开发新产品,以拓展金刚石制品的新用途、新市场,最终渡过了难关。生产刚刚走上正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1975年由于周边小煤窑使六砂厂房下形成采空区,六砂金刚石车间和砂轮车间部分厂房墙体开裂,地面下沉,设备无法运行。部下达指示在保证人员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组织生产自救。厂领导组织全厂职工将合成金刚石用的六面顶搬到仓库、汽车库、变电房、食堂,当年仍超额完成部生产计划。
1976年部批准六砂就地扩建,投资500万元中自筹100万元,贷款400万元。1983年一个新的六砂在原厂址旁建成投产。现代化的厂房宽敝明亮,几十台六面顶分列四行,日夜运转;磨具车间也告别了窄小的厂房,搬进了新厂房,机械工模具车间扩建后厂房面积扩大了五倍多,机床设备亦增加到上百台套。
1978年六砂的生产规模,产品产量和规格、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等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当年上交的利税达到900多万元,一年赚回一个半六砂。
1985年六砂超硬磨料产量达206.7万克拉,各种制品达77.82万克拉。截止1985年六砂共向国家上缴利税5211.4万元,相当于国家对六砂投资的4.6倍。
改革开放使金刚石行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的大好局面。蜗居于贵州山沟中的六砂,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六砂的生产和经营反而出现了下滑的势头。利润逐年减少,市场不断被蚕食而萎缩,到1994年出现了亏损。但六砂人并没有倒下,仍然在这山沟里屹立着,战斗着,摸索着走出困境的种种途径。
六砂在技术进步、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生产初期主要是针对工艺技术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等工作,使金刚石合成技术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生产稳定后,针对市场及用户的需求,以科技人员为主导,大力投入研发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及新设备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建厂至今,共完成各类技术进步项目二百余项。其中有19项科研和新产品获部省级技术进步奖。
投产之初所产金刚石几乎没有完整的晶型,色泽绿里带黑,80目抗压强度仅1.8公斤;通过几次大的工艺改进,1977年经选型后的80目抗压强度达6公斤以上,已有相当比例的完整晶型,色泽已呈黄绿色。1982年研制成功五型金刚石,60目抗压强度达到13公斤以上。该项成果获得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为适应地质、石油开发勘探的需求又开发出柱状聚晶和三角聚晶。
1982年和1984年相继开发出金刚石复合聚晶和立方氮化硼复合聚晶,该成果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79年完成部管项目镀金属衣金刚石,后扩展到镀金属衣立方氮化硼、金刚石聚晶。该项目获科技成果三等奖。镀金属衣超硬磨料使树脂结合剂磨具的耐用度提高30%~100%。
1972年砂轮车间完成了镶齿锯片成型工艺、烧结技术、校平技术的革新,使锯片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
1974年直径达500毫米、厚度达200毫米的超硬磨料无芯磨砂轮在六砂研制成功。
1975年六砂完成光学加工用三片组合、五片组合金刚石磨边砂轮,为光学镜片加工的自动化作出了贡献;随后又完成了两种眼镜片的磨边砂轮。
1978年六砂又开发出加工磁性材料用金刚石砂瓦、磨盘,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领域。尤其是∮750毫米多环、一次压制成型结构的双端面磨削磁钢用金刚石磨盘,质量超过日本水平,不但为磨具国产化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为低迷的磨床行业找到了一条市场新路子。六砂的磁材加工用金刚石磨盘已配套成龙,有十多种规格配套于不同磁材的加工。
1985年磨削软磁铁氧体的金刚石磨具系列又研制成功,为磁材加工增添了新的武器,该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74年完成了地质钻头和电镀扩孔器的开发;1980年完成高压电瓷切割锯片、绝缘材料切割锯片、石材切割锯片的工作,并组建了锯片车间,1985年引进国外先进的成套锯片生产设备。随后又研制石墨电极切割用金刚石带锯(金属结合剂和电镀结合剂)。电镀结合剂金刚石串珠绳锯用作石材开片、异型切割也研制成功。
1994年完成了机械工业部下达的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数控坐标磨床配套CBN砂轮》,为机械加工、电子、机床、模具等行业解决了数控坐标磨床配套CBN砂轮国产化一道难题,产品性能技术指标及加工精度达到了进口同类产品水平。该项目1996年获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开发出应用于钢铁行业磨加工辊环的专用金刚石系列砂轮,外径∮200~∮400mm,外圆圆弧R3~R30mm,产品质量超过日本水平,不但解决了砂轮国产化,而且为钢铁行业作出了贡献。该项目2001年获贵阳市优秀新产品奖。
2005年开发出应用于玻璃、汽车、建筑、装饰、电子等行业的玻璃磨边专用系列金刚石磨轮,该类产品质量达到进口水平,广泛应用于各类玻璃深加工领域。该项目于2006年获贵阳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2004年磨削501钢用双端面CBN砂轮研制成功,并获贵阳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2005年磨削钕铁硼用∮632mm双端面金刚石砂轮研制成功,并获贵阳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2006年磨削高速铁路Ⅱ型道板专用∮550mm金刚石磨轮研究成功,该类产品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德国同类产品水平,为高速铁路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六砂生产的金刚石无芯磨轮、镶齿切割锯片、光学磨边砂轮,
W0.5~W5金刚石微粉一直是部省优质产品,其中微粉还获得过银奖。
六砂还代表行业起草、制订、修订行业标准15项,并有9项获奖,其中3项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本着出产品、出人才的宗旨,六砂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中、高级人才,其中高级人才有26名,中级职称人才80余名。这些人才有的已退休,有的仍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着智慧和青春;也有相当数量的中高级人才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走出厂门,自立创业,先后在广东、四川、陕西、河南、上海、江苏、福建、山东等省市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他们之中不少在回六砂“探亲”时,总爱说的一句话:“没有六砂就没有我的今天,是六砂给了我今天的成功”。不管这是一句客套话还是发自肺腑之言。这确是不容抹杀的事实。
如今的六砂,虽然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已今非昔比,但六砂的领导和职工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六砂的事情做好。特别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于2012年1月20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将加快贵州经济发展。在此文件精神指导下,加快对六砂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按照贵阳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建贵阳市新型研磨材料产业园区,将六砂整体迁入园区,将投入15亿元的资金对六砂进行改制、厂房整体搬迁、技术装备的改造、技术的引进、人才的引进等,大力发展超硬材料及其制品产业。借国发[2012]2号文件政策的东风,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贵州电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科研研发优势、六砂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振兴新型研磨材料为主体、其他相关产业为配套的新型研磨材料产业。
遵循“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贵州精神、瞄准国际市场、瞄准进口产品替代、瞄准汽车、高端装备、工模具加工、电子信息、石油勘探与开采、矿山开采、媒炭开采、建材加工以及光伏等行业、寻找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应用新的突破口,加上六砂人的奋力拼搏,定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作 者 简 介
徐湘涛,男,一九四○年四月出生。
一九六五年一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一九六九年四月由第二砂轮厂支援三线建设调入第六砂轮厂。一直从事超硬材料制品的技术工作。曾任第六砂轮厂总工程师、副厂长等职。高级工程师职称,一九九七年十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