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GDP本位主义是地方产能过剩的保护伞。只要地方GDP的政绩考核不变,即不是考核地方存量的财富究竟有多少,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与幸福感是否得到提升,就必然出现产能越减越多的怪象。加上山寨式的疯狂抄袭,各地的技术没有本质区别,只能在资源价格、税收优惠、政府补贴方面做文章。不仅指基础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更是指制造业无退出通路。与股市一样,制造业缺乏正常的退市机制,因而也缺乏新生机制。
无论是反映大企业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还是反映中小企业的汇丰指数,都在指向订单下降与库存上升,这一轮去库存化远未终结。统计显示,2450多家上市公司存货合计高达4.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97%,环比增加3.6%。4.73万亿存货是个什么概念呢?同期全部上市公司净资产为14.53万亿元,剔除银行类上市公司为9.73万亿元,考虑到银行类上市公司极少存货,因此,这4.73万亿相当于上市公司净资产的48.6%。
为什么说现在的企业不接单等死,接单找死?原因就在上面的数字——— 如此大的库存说明产能绝对过剩,企业无利可图,到银行借钱变成货物堆放在仓库中。极惨的是IT行业,库存在18个月后价值降为零,报表上还有资产,其实一钱不值。
传统制造行业大面积的库存,说明这些行业正在经历生死考验。以李宁[4.20 2.44%]公司为例,其正处于疯狂的去库存过程中。8月23日,李宁公司公布中期业绩,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5%至38.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狂降85%,仅为0.44亿元。为节省成本,李宁今年上半年关店1200间,预计下半年将继续关店。李宁公司正在“洗大澡”,把原先的库存洗出去,把低效的门店赶出局。李宁公司如此,其他同类公司又能好到哪儿去。
上述库存数据还不完整,没有统计漏报、少报、瞒报的灰色产能。据媒体日前披露,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原冶金部副部长吴溪淳公开表示,“去年我国粗钢产量实际已超过7亿吨,约为7.3亿吨。”其中钢铁大省河北瞒报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河北省上报的数据再次低于其实际产量”,河北省地方统计部门上报国家统计局的2011年河北省全省产钢量为1.64507亿吨,而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统计其会员(即河北省重点冶金企业)2011年产钢为1.669103亿吨,不符合逻辑。笔者在投资公司的朋友在河北唐山等钢铁重镇调研,一方面产能过剩哀鸿遍野,一方面仍有产能更大、效率更高的新项目上马。
不仅钢铁行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方财政,已经让过剩产能成为挥之不去的顽疾。去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确认,工信部等部门叫停即将上马的电解铝项目。2010年中国电解铝产能达到2300万吨,实际产量是156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0%。当时在建、拟建的电解铝项目有36个,总规模接近1000万吨。实施情况如何呢?今年8月,长江证券[8.36 -2.79% 股吧 研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新疆上马电解铝项目达到10个以上,“十二五”期间新疆拟建成电解铝产能约1435万吨(目前全国建成产能约2645万吨)。产能越减越多,增加产能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别人的产能都可以减,惟独此处不能减。
另一重值得担忧的现实是,以往在钢铁等行业减少产能的过程中,往往是政府出面,让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央企、国企吞并了民企,造成民意的极大反弹。产能过剩是恶疾,不当调控的恶劣程度不在产能过剩之下,让中国市场出现了优汰劣胜的情况。
怎么办?为今之计,趁制造业在生死线上挣扎,把市场的还给市场,让市场去并购重组,同时改变税收模式,以免各地为抢税源争“总部经济”,让大企业的发展施惠于更多地区。
再不改革,过几年制造业可能会被扫荡掉一半的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