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句"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让包括代表、委员在内的整个中国光伏业界,围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了各种解读。10日上午,一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政协新闻发布会,则让他们找到了...
一句"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让包括代表、委员在内的整个中国光伏业界,围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了各种解读。10日上午,一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政协新闻发布会,则让他们找到了表达各家观点、意见的尚佳舞台。
"总理在报告中讲制止盲目扩张,实则是要求有序的发展。即如何刺激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而不是一味刺激下游电站的发展,避免设备制造方面的盲目性。"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委员的话,为整场新闻发布会关于光伏话题的讨论定了个基调:外遇严冬的中国光伏,如何找到一条"墙外开花墙内香"的突围路径。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光伏从"天方夜谭"般的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程度极高、产业规模位列世界前三的新兴产业。然而,这个基本依靠搭乘德、意等欧洲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大潮而一夜崛起的行业,由于有近90%的市场在外,始终无法摆脱看别人脸色度日的命运。尤其是近两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欧美市场疲软,已经对整个中国光伏造成重创,美国于去年年底发动的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更是把这种困境推到极致。
"美国的"双反",消极方面的影响的确很大。"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河君委员在发布会上表示,虽然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只占4%的出口额,但如果"双反"启动,中国太阳能企业在美国整个发展运作都会暂停。而更严重的后果,则是欧洲国家会效仿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00%的关税。这无疑是依赖低成本保持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在欧美短期难脱衰退困局的情况下,代表、委员们从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联系,纷纷发出了加快光伏等新能源发展、拉动国内市场需求的呼声。
"中国能源的新思维或者战略,应该立足于国内。"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委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委员则拿出了具体的实例,来论证发展新能源对于减轻中国节能减排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建筑业为例,2001-2010年间,中国每建筑1平方米的房屋,需要消耗土地0.8平方米,消耗钢材55公斤,投入能源0.2吨标准煤,排放出二氧化碳0.6吨。若以每年20亿平方米来算,每一年我们将消耗多少能源和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
在牛文元看来,中国发展新能源不仅仅只是一国之事,更是全世界克服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一环。"我国已经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包括所有新能源在内,要占到能源总量的15%.这是个相当大的比例。"
那么,在"用不用"已无异议的情况下,"怎么用",即何种方式,才是习惯"漂泊"生活的中国光伏回归国内的最佳路径?
"我国太阳能的发电装机量非常少,前景非常大。太阳能大规模替代已经来临。"李河君认为,中国企业在太阳能技术方面跟外国已经相差不多,生产制造上又非常具备优势。这就为通过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方式抢占能源革命的制高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箭三雕":第一,可以拉动内需,变投资为消费,实现老百姓家家发电、家家用电;第二,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第三,有利于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李河君介绍说,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把光伏建筑一体化作为发展太阳能的主要路径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与建筑物屋顶及外立面相结合,每个建筑就是一座小型发电站。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不用占地,不需要远距离传输。
在今年的两会上,湖南岳麓山建设集团董事长吴建平代表的议案指出,与大型风、光电站相比,风能、太阳能的小型化综合应用更具优势,更适合我国国情。这与邵秉仁的观点不谋而合:"新能源要和电网的建设相配套,因网制宜,因此我主张鼓励多发展分布式就地消纳的新能源,不适合搞大规模的所谓基地和长距离输送,加大安全风险和输出成本".
不过,在邵秉仁看来,完善能源发展政策才是关键性的问题。他表示,当前需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破除制度和体制方面影响新能源发展的一些障碍。同时,坚持科学有序的原则,把新能源的发展与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相互结合,和改造传统能源必须相结合,并始终把坚持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