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我国国内铝材产能达到2100万吨,实际产量仅为1427万吨。作为铝加工领域的中游,中国的铝板带产能已经达到320万吨,仅次于美国位 列世界第二;但这320万吨的产能分布于全国220家企业,企业平均产能仅为1.455万吨,从企业平均产能角度来看,中国位列世界前十大铝板带生产国的 末席。
而铝型材的行业集中度则要更低。在产能大量过剩和行业集中度低的双重作用之下,让国内铝加工企业的毛利率普遍要低于5%。如此看来,国家政策一下子给了铝型材加工13%的出口退税,说“政策是第一生产力”似乎也不为过。
但是,劲增13%的出口退税率并没有让铝型材企业大胆探索国际市场,更多的声音在问――这个政策不会过段时间就取消了吧?加工企业有这样的顾 虑并非毫无依据。毕竟从全面取消出口退税,到一步到位恢复至13%,政策的转向仅时隔不到两年的时间。饱受政策调整之苦的出口加工业,在此轮重大政策利好 面前倒显得犹豫了。
实际上,早在2007年7月,国家将铝型材的出口退税取消后,实际上,型材的出口大门就已经被关闭了。2008年全年,我国铝材出口189.6万吨,其中,铝型材2008年的出口总量仅为23.6万吨,同比大幅减少69%。
而在出口市场因政策原因失去之后,国内铝型材企业开始加大力度开拓农村市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会长马世光介绍道,为适应农村型材市场 的需求,国内大型的铝型材企业开始在国家质量标准的范围内生产用铝量较少的型材产品。一家大型型材企业目前已经在全国2800多个县中的超过300个县布 设了自己的销售网点,今年还将投入3000万元新增1000个县的网点布局。
没有所谓的铝材下乡计划,没有政府补贴,没有下乡企业名录,相比已启动3年多的家电下乡计划,铝型材的下乡在没有掌声喝彩中悄然推进。这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具备自我修复适应市场及政策变动的能力。
反观出口市场,政策的朝令夕改,让出口企业无从依据现行政策签订海外长期订单。对此,文献军认为,中国是一个增值税国家,在17%以内的出口 退税都不应被视为补助,此前国家对退税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解决巨额顺差的问题,而目前中国在外贸领域所面临的则是越来越多的别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打 击。
仅以铝材领域为例,土耳其、欧盟、加拿大、印度已经先后对进口自中国的铝板带箔、铝型材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其中欧盟和印度已经开始征收 临时反倾销税和临时进口关税,加拿大也开始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而最近的一起贸易摩擦来自澳大利亚,澳直接套用加拿大案例,对进口自中国的铝材提出反 倾销。
CN176表示,在外患连连的当下,政府有必要给出口企业一个公平参与国际竞争的政策环境,而在经济危机结束之后,国家的出口政策应调整为以加工技术含量为参考的梯度退税率体系,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