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格暴跌、产量大减之中,中国钢铁业已经历了2个多月的深度调整。业内先是迷茫不知所措,“看不清楚前景到底如何”;再是感觉“没有抓手”,什么都不以钢厂意志为转移。
不过,越来越多的业内分析人员开始探讨“钢铁业下一个平衡点将在哪里出现”的问题,毕竟供需之间还是存在着主动把握的空间。在产量、价格、需求、成本以及产业重组的内在动力这几个重要“变量”的不断快速变动之中,新的互相支撑的产业空间正在逐步形成。
“三不原则”
在应对此次产业深度调整的过程中,中国钢厂的反应可以说是主动和果断的。在钢价大幅下滑、终端需求萎缩、钢厂库存大增的情况下,中国钢厂基本上是第一时间作出了主动减产的市场化反应。
早在9月上旬,就有国内钢厂表示,由于市场价格出乎意料地快速下跌,需要实施一定程度的限产。到9月下旬,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首钢等国内一些主流钢厂明确表示根据实际情况限产20%。此后,河北钢铁集团又传出在前期限产的基础上再限产10%至20%的消息。宝钢股份虽然还没有推出明确的限产计划,但也未排除减产的可能。
据国内钢铁资讯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末,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停产高炉有89座,总容积达5.17万立方米。除了明确提出限产减产计划的企业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通过安排设备检修等方式主动调整生产规模。据相关权威统计数据,今年9月份中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3961.42万吨、3754.95万吨和4592.08万吨,比去年同月分别下降9.1%、6.1%和5.5%。粗钢和生铁日均产量均已降至2007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人士也明确表示,国内钢厂要坚持“三不原则”:产品定价低于制造成本坚决不生产;没有合同不生产,控制企业合理库存;不给钱不发货,讲诚信,不形成新的三角债。
钢铁资讯机构的分析人士表示,主动果断地进行限产减产,是一种市场化的应对之道,有利于调整供求平衡,缓解企业的库存压力,同时也可改善市场的预期。目前,世界第一钢企米塔尔-阿赛洛公司、俄罗斯主要钢铁集团、印度塔塔钢铁集团等海外主流钢厂都推出了减产计划。
市场“亮点”显露
钢铁行业研究人员汪建华不无欣慰地说,从目前来看,钢价再度深幅下跌的空间可能不大了。市场终于显露出一些“亮点”,存在“稳下来”的内在要求,需要看一看下一步宏观经济的走势到底怎么样。
据一些业内人士的分析,有迹象显示,钢价暴跌的恐慌性因素正在让位于市场震荡的节奏。个别产品在低库存中的“短缺”苗子悄悄露头,传递出市场刚性需求的一些“底色”。
今年10月份,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华东地区钢材市场的钢价加速下跌,各大品种跌幅都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市场恐慌气氛加剧。建筑钢材吨价跌幅在1000元至1100元,其中品种线材跌幅高达1500元;各类板材吨价跌幅在1400至1500元,其中涂镀产品跌幅超过1500元;各类型材跌幅也达到每吨1000元以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到了10月下旬之后,华东地区钢材市场表现出较强的“抗跌阻力”,各类板材价格跌势明显减缓,建筑钢材市场止跌企稳并一度出现小幅反弹态势。部分市场上甚至出现个别资源品种短缺的现象,市场心态趋于平稳,这说明对钢材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钢铁业上游高位成本的松动迹象也在不断扩大,矿价、煤价和钢价之间正在寻求新的平衡点。10月份国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吨价跌幅达300元至400元。目前国内铁精粉价格基本跌至选矿厂的生产成本。港口63.5%品位的现货进口印度矿价格每吨下跌400元至600元。废钢价格也降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焦炭价格在10月份加速回落,创下历史上最大的单月降幅。据研究人士汪建华的估计,上游矿价还有相当的降价空间,如果钢价能够逐步企稳,上下游的平衡点可能就会出现。
市场提供重组的难得机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在当前大批钢铁企业减产、停产的情况下,应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步伐。目前的困境给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钢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彻底完成产业的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集中度,这是“谁也不否认的共识”。但是在长达5年多的钢铁产业“火暴期”内,这个共识始终缺乏市场力量的实质性推动。
如今,钢铁业进入深度调整,今年第三季度国内钢厂盈利水平比上半年下降38%以上,9月份当月亏损面已扩大到32%以上,而且这一态势还在继续发展。“市场的手让活不好或者活不下去的企业只能接受被淘汰或被兼并的结局。”业内专家表示。
但专家同时提醒,深度调整中的产业重组也是一把“双刃剑”,市场推动固然好,但对优势企业而言也存在“被一起拖下水”的担忧。所以整个社会要创造条件降低并购重组的成本,扩大协同效应的空间,建立至为关键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