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8月10日电(记者董践真)造大船的叫喊“急需曲轴”,生产数控机床的急着到处找“高级大脑”……那么,搞科技的脑筋给它来个大转变:从解决企业“嗷嗷叫”的关键技术难题入手,科研选题由只靠院校和科研所单一申报,转向面向全社会征集,辽宁正在开始从“根儿”上去解决科技成果“走不出去,落不了地”这一难题。
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还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正在进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辽宁,为尽快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低的问题,大胆对科研选题、立项、经费分配等原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受到社会普遍欢迎。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年初做出走依靠科技振兴之路的战略抉择后,不仅迅速加大了省本级的财政科技投入,使今年科技经费翻了一番,达到6.1亿元。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为把科研经费用到“刀刃”上,避免研究出来的成果再躺进“保险柜”里去睡大觉,实施了4个重大突破:
--在科研选题上实现从“小范围”向“大社会”突破。
辽宁一改以往参与科研选题的范围只是在大院大所及科技管理部门的小圈圈里来回转悠的状况,展开了面向全社会网上征集重大技术项目需求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但征集到 “都能听得到市场脉搏跳动声音”的300余项生产企业急需的重大技术需求及建议,而且充分调动起了社会方方面面参与的积极性,出现了各市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到主管科技部门谈科技需求的喜人局面。
--在科研立项上实现从“散而全”向“精而准”突破。
辽宁一改以往每年科技立项时对各个领域都尽量给予考虑照顾的“散而全”状况,对征集来的300余项重大技术需求,组成由专家学者和科技管理人员参加的各路人马,“打到企业里”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然后再多次反复论证。如曲轴是造大船用的关键部件,但我国的曲轴制造技术一直没过关。辽宁造船企业的订单虽然连2010年的都已排满,可造船的进度却始终受制于从国外进口曲轴的速度。因此,辽宁在最后确定科研立项的项目时,选准了曲轴等能够牵引和拉动辽宁乃至我国重点领域和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的装备制造、冶金、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等领域里12项重大技术需求项目,吹响了“总攻击”号角。
--在科研经费投入上实现从“撒胡椒面”向“重点与集中”突破。
辽宁改变过去给立项的科研课题经费进行“撒胡椒面”,每项一般仅仅拨给20万元--30万元的做法,实现科研经费的使用向“重点与集中”突破,把3亿元的科研经费全部投到了刚刚确定的12项重大技术需求项目上,有的科研项目一次就得到了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据透露,有几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今年年底就可见到明显成效。
--首次把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纳入了对各级政府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
政府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决策者与领导者。为改变一些地方领导对科技“说起来很重要,干起来就次要”的现状,辽宁今年已把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细化分解,分成了若干具体考核指标,首次列入与实际利用外资、GDP增长等同等重要地位的对各级政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辽宁采取这些创新举措的目的,就是探索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办法与途径。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赵明鹏认为,我国的科学研究要从科研选题立项开始,就严格按市场需求来进行,“不能仅仅靠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拍拍脑门琢磨出来的东西’就去立项进行研究,那样势必容易造成‘两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