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德国萨安州阿瑟斯雷本市把沈阳机床集团希斯公司工厂前新修的道路命名为希斯路,阿瑟斯雷本市市长歇尔曼将特制的路牌赠送给辽宁省政府副省长刘国强,歇尔曼和刘国强一起为沈阳机床德国研发中心剪彩。早在辽宁省人民政府代表团到来前,歇尔曼等官员已经在希斯工厂前迎候。
萨安州政府、阿瑟斯雷本市政府太重视辽宁省政府代表团的到来了。希斯公司被沈阳机床并购后所发生的变化也太大了!
希斯公司本是一个即将破产的企业,但其拥有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大型机床生产技术、研发能力的消失,则是德国人不愿意看到的。自2004年10月被沈阳机床并购以来,希斯公司原有厂房得以扩建改造,生产经营迅速启动,去年获订单3.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两亿元,利润400万元,今年获订单3.9亿元。
希斯的变迁,德国人高兴,辽宁人同样高兴。并购希斯后,沈阳机床拥有了国际机床品牌、大型机床生产技术、海外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目前,希斯的技术已经在沈阳机床集团昆明机床公司得到应用,产品已经打入中国二重、太重、东方汽轮机厂、沪东重机等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
走出去,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发展空间拓展,市场份额扩大。
曾几何时,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连“家门口”的市场都看不住,到国外办厂、建研发机构更是不敢想。辽宁人改写自身历史的速度太快了!
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依靠市场机制,走出辽宁,走出中国,寻求更大的发展。一批企业根据产业和自身的发展实际,制定和实施了“走出去”战略。沈阳机床集团先后兼并希斯公司、云南机床,控股昆明机床。大连机床集团在兼并了美国老牌机床企业英格索尔公司后,又控股在大型龙门五面加工中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兹默曼公司70%股权。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与埃及巴伐利亚汽车集团合作生产的尊驰轿车也于今年5月2日在开罗隆重上市。大连冰山、沈阳远大等骨干企业也都在省外、国外建立了生产基地、研发机构。
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从国内并购到海外并购,一步一个脚印,一步快过一步。新的突破在于走出去,争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辽宁装备制造业走远了!
兼并重组在省外
2005年9月,沈阳机床集团协议收购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总公司持有的交大昆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从而成为昆明机床这家我国机床行业骨干企业的控股者。
“这是中国机床工业发展历史的大事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学桐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其实沈阳机床此举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来说,更是意味深长。多年前,人们对辽宁企业生产经营的惨淡总要问个“为什么”,其中,习惯“老守田园”的说法被普遍认同。今天,辽宁人的思维方式变了,行为方式变了。大胆采用新的发展形式,依靠兼并重组,实现企业规模扩张,辽宁装备制造业走出了辽宁。
昆明机床是我国南部地区最大的镗铣类机床制造企业,曾经是中国机床行业的“十八罗汉”之一,创造过诸多“中国第一”,昆明机床在精密机床和超精密机床方面具有强势。沈阳机床把扩张的目标指向国内同行优势企业,这不仅对于辽宁,对于中国机床行业也是一个资源整合的重大战略步骤。并购昆机后,沈阳机床集团的数控车床以及镗床产品和技术与昆机的精密机床领域生产和技术形成互补,为打造中国的国际机床企业奠定基础,对沈阳机床集团的整体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推动。这也正体现了沈阳机床集团一贯坚持的企业重组战略,不盲目寻求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是在产品互补、市场互补、技术互补的前提下实施的战略同盟,根本目的是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提升民族机床制造业水平。
早在2004年12月,沈阳机床集团就重组了云南CY集团,把素有“南有云机,北有沈一”之称中的云机纳入麾下,目前,沈阳机床所属企业中已经包含了当年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中的5家,除了沈阳的产业集群外,沈阳机床集团在中国西南部又拥有了两家机床生产企业,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集群,南北两大产业集群遥相呼应,沈阳机床集团的国内排头兵地位更坚固了。
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成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更广阔舞台。大连冰山集团于2002年对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原武汉冷冻机厂)进行重组,持有该企业70%的股权,成为巩固中原市场的基地,2005年重组后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也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搞好布局,大连机床集团在山西有个铸造冶炼工业园,沈阳远大集团在全国建立了多家制造基地,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在山东兼并重组了一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
走出家门,做大做强辽宁装备制造业,辽宁人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与市场经济相吻合。辽宁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实施海外并购,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我国的机床行业,有一项崭新的纪录是由大连机床集团创造的。2004年3月,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举行高速加工中心的国际招标,大连机床以其技术和价格优势,击败日本和德国的竞争对手,一举中标,实现了国产高速加工中心打进世界一流汽车制造商市场“零”的突破。
这得益于大连机床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即在欧美主要工业国家寻找高水平机床制造公司进行参股和并购,建立对高中档产品的信息平台、技术平台、营销网络平台,中标上海通用汽车项目的技术和产品就是由大连机床集团在国内和在美国的公司联手拿下的。
2002年,大连机床全资并购了在专用机床和柔性制造系统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英格索尔生产制造系统公司,实现了中国机床行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历史性突破。尔后,大连机床又连续出击,接连并购和控股了美国英格索尔曲轴加工系统公司和德国兹默曼公司,三年三大步。
并购后,英格索尔的96项专有技术、9项专利技术和这两家公司的技术开发力量及英格索尔的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全部归大连机床集团所用。不仅如此,借助并购公司的平台,大连机床把中美双方技术开发人员整合成联合开发团队,在吸纳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产品质量与产品水平与国际市场要求接轨,经过消化、吸收、改造,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此,大连机床已经为国内外的汽车发动机厂家提供了由近百台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制造线。
海外并购既带来了眼前效益,更为大连机床的自主创新提供了高起点的平台。目前,大连机床集团中美公司的专家已经共同开发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双主轴高速加工中心,投放国际市场后,受到美国通用汽车等国际大公司的青睐。
实施海外并购,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率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走出去战略的设定到具体政策的实施,无不体现出迅速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主题。
2004年10月,沈阳机床全资并购世界顶级王牌机床企业德国希斯公司,希斯公司成为沈阳机床集团的三大制造产业集群之一和海外研发基地,极大地提升了我省机床产业的研发制造水平。目前,沈阳机床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到2010年,进入世界机床工业前三强。
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辽宁大胆走出了国门。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已在美国成立汽车公司,沈阳中顺汽车业在美国建立了研发基地。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的历史性跨越
9月21日,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与欧洲HSO汽车贸易公司签订了3000辆中华轿车出口欧洲协议,华晨汽车正式打入欧洲市场。此次HSO公司主动代销中华轿车,看中的是欧洲客户对中华外观造型和产品质量的认可和赞誉,他们感到,华晨汽车在欧洲蕴藏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国产轿车如此大规模出口欧洲,对辽宁是第一次,在全国轿车工业内也属罕见。表面上是产品出口,深层次上是民族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出口。华晨汽车能够输出技术,在埃及开罗建立生产线,给予了生动的说明。辽宁装备制造业已经从产品输出跨越到技术输出。
过去,引进技术在大连冰山集团对外交流中一直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这种状况已开始改观,冰山集团也开始输出技术。集团所属的合资企业大连三洋制冷公司自主研发的主导产品“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冰山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控制技术,现在,这一技术还反向输出到日本,日本三洋每生产一台同类型产品就要向大连三洋制冷支付一定比例的技术提成费,累计已达300万元,大连冰山已开始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的嬗变。
鞍钢几年前在建设1780热轧带钢生产线时,一期工程关键技术设备从国外引进,二期工程包括设备及三电技术全部由鞍钢自行开发。在此基础上,自主集成开发了我国第一条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带钢生产线(ASP)、2150宽带钢热轧生产线、1780冷轧宽带钢生产线等,并打入国内其他钢铁企业,改写了我国冶金重大成套装备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实现了由“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的重大转变。鞍钢已具备了现代化钢铁生产全流程的自主设计、制造和建设能力。鞍钢正在成为国内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鞍钢”品牌开始走向世界。
2005年9月,大连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陆续向马来西亚出口的20台内燃机车,整车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是我国交流机车首次出口。此前,大连机车还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总合同金额近亿美元的69台机车,这也是迄今我国机车出口数量最大、技术含量最高、创汇最多的一次。不仅如此,这69台机车还首次转让了部分技术,这在大连机车发展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辽宁装备制造业走出了家门,走出了国门,输出了产品,输出了技术,在兼并省外、国外企业的同时也输出了管理。辽宁装备制造业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