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新品种比当地老品种产量增加10%,抗病能力强,发病率低,加上配套的新技术,节本增效,一亩地约增加550元的收益。”3月19日上午,笔者在沭阳县汤涧镇高效农业示范园采访,省农科院蔬菜所魏国平博士向我们介绍科技产品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解决沭阳县蔬菜专用品种短缺问题,省农科院示范推广了一批最新育成的具有自主产权的蔬菜新品种,能够替代同类进口品种,改变了因品种及技术支持相对滞后限制沭阳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尴尬局面。这是科技 “智囊”助推沭阳产业提速升级的一个例子。
近年来,沭阳县通过“招才引智”、“内联外引”、“柔性人才”等政策,努力将沭阳打造成人才 “洼地”,智力“高地”,让各类人才在这片乐土上放飞理想,成就事业,实现价值。在助推全县经济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创造出许多新的“亮点”。“科技在不断发展,光靠生产一些普通产品和大路货肯定是收不到好效益的。只有紧跟市场步伐,开发科技含量高、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通过引进郑华均博士、陈红雨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成功构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和“江苏省蓄电池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Pb-C超级电池进行研究开发,解决了气相SiO2 胶体储能电池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实现新增产值4亿元,利税7500万元以上。同时还获得了江苏省2010年度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专项资金30万元。沭阳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沭阳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
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及优势资源,沭阳还加大对木材加工、花木、蔬菜种植等行业的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产业的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为加快沭阳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概念木业有限公司引进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博士后罗建举。在他的带动下,技术团队对新型胶黏剂进行开发,完善人造板工艺技术,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项,申报国家专利1项,为企业新增利润1000万元以上,提高了人造板档次,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为做大做强沭阳花木经济,特聘请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陕西科技大学教授夏新兴,为沭阳县丰泽园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沭阳县新河干花研究所所长。他研究开发了龙桑、三叉木、红瑞木等一大批干花新产品,并申报国家专利2个,鉴定新产品6个,带动沭阳及周边地区干花生产中小企业20家,增加农民收入2.5亿元,为公司创外汇160万美元。
据了解,近年来,沭阳县共引进各类人才558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5人,博士研究生32人,有11人通过“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评审,分别获得100万元资助经费。其中通过天能电池、大红鹰恒顺药业、宝娜斯针织等企业,引进600名高层次人才。利用软件产业园,引进华军软件、小聪软件等知名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24家,培育计算机、软件类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近30名、从事软件相关业务人员270多名。沭阳 ―――新兴软件“硅谷”已初具雏形。
是什么力量如此神奇,让四面八方的人才像流水一样,欢聚沭阳这片“洼地”?“沭阳始终以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吸纳人才。县财政专门设立3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人机制,不拘一格吸引人才;并推行高层次人才引进‘一站式’、生活‘保姆式’、创业‘杠杆式’服务,从年薪、技术入股、科研经费、住房等方面提供保障和配套服务,使得各类创新人才得到充分支持、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沭阳县科技局负责人张云说。“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沭阳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县人才总量达到13万人,2020年达到21万人,每万人人才数由现在的458人增加到2020 年的1104人”。沭阳正在全力朝着组建一支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适应沭阳跨越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