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滁州凤阳优质石英资源的整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改善矿区环境,使之在科学有序状况下开采,实现优质资源配置优势产业,12月15日,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与安徽省滁州市市长缪学刚分别在蚌埠院与滁州市政府“打造滁州市(凤阳县)千亿元硅产业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
滁州市凤阳县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凤阳县区位优势明显,拥有极为丰富的石英资源,矿区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矿石品位高,易采易选,远景储量达100亿吨以上,无论储量、品位和潜在经济利用价值均居全国之首。近年来,凤阳县石英砂加工业发展迅速,年加工量达500万吨。蚌埠院曾于2005年为凤阳县编制了《石英资源与玻璃产业发展规划》,对凤阳近年来玻璃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玻璃产业已成为凤阳县增长势头强劲、最具特色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已建成投产玻璃企业30多家,形成了以优质浮法玻璃、太阳能玻璃、保温容器、玻璃容器与器皿、工艺玻璃、水晶玻璃及无机化工材料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玻璃工业体系。
如何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近年来,滁州市一直在寻觅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在接触中他们了解到,蚌埠院近年来飞速发展,在国内外平板玻璃行业拥有信息、技术、品牌、研发、管理、资金和市场开拓的优势。由于优势突出,蚌埠院在安徽蚌埠建立的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不到两年便引进了多个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产品优势,为当地经济创造了良好效益。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蚌埠院与滁州市的领导在2008年下半年进行了多次接触和诚挚友好的交流。双方确定就“打造滁州市(凤阳县)千亿元硅产业基地”进行战略合作。
据彭寿介绍,此次战略合作将有一系列的具体实施项目。双方将通过股权合作,探索一种优势资源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合作的全新模式,以滁州市凤阳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为平台,以经济措施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凤阳县的优质石英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质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蚌埠院将在凤阳县建立硅产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技术、资金、研发、管理等的优势,把该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密集、人才密集、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自主创新示范园区。
为了将双方的战略合作落到实处,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缪学刚担任打造滁州市(凤阳县)千亿元硅产业基地战略合作推进领导小组顾问,彭寿与滁州市副市长王图强担任战略合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
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在签字仪式上讲话,高度评价了双方的战略性合作。黄海嵩说,要将天然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到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同步、配套,做到高起点、科学、集约、节约性地开发资源。要按照规划要求,指导发展,既要避免急功近利,又要防止好高骛远。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要鼓励高水平、实力强的企业在区域内进行兼并重组,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