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最新提供的轴承行业主要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机械工业各主机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2004年,我国轴承行业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轴承产品出口强劲,不仅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规划的出口创汇目标,而且扭转了2003年的轴承进出口逆差局面。但业内专家也指出,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也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一、取得两大成效
1.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的有关专家介绍,1993~2002年,我国轴承进出口贸易不但发展很快,而且一直是顺差。但是,2003年情况却出现了变化,当年出口轴承18.39亿套,创汇8.44亿美元;进口轴承13.58亿套,用汇8.79亿美元。虽然出口额仍继续大幅增长,但由于进口额增长更快,轴承进出口10年来首次出现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逆差,立即引起了全行业的关注。经过一年的努力,2004年,全行业出口轴承22.7亿套,创汇11.4亿美元;进口轴承14.62亿套,用汇11.25亿美元。不仅提前1年达到了轴承行业“十五”规划出口创汇9亿~10亿美元的目标,而且重新实现了进出口顺差,顺差额为1600多万美元。
此外,在已提前两年实现轴承行业“十五”规划的销售收入310亿元、产量30亿套目标的基础上,2004年,全国轴承行业又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4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03年增长22.5%,轴承产量达49.3亿套(其中,外商独资企业8.3亿套),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03年增长28%。企业的利税也大幅增加,据统计,轴承行业主要企业2004年实现利税总额17亿元,同比增长16.85%。
2.业内专家指出,除了经济总量的提升,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合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与民营、私营企业优势互补、联手发展的态势明显。例如,近年,瓦轴集团与摩士集团合作开发生产微型轴承,与山东华天集团合作开发汽车轴承;哈轴集团与浙江健力集团合作生产电机轴承,与大连光阳公司合作生产冶金轴承;人本集团兼并杭州轴承厂;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轴承厂;格林柯尔通过资本运作,成为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洛阳轴承集团公司又与河南永城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二、面临两大问题
我国虽已进入世界轴承生产大国的行列,但还远不是世界轴承生产强国,尤其是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因此,专家提醒,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正视自身的问题。
1.目前,我国虽已能生产5万多种规格品种的轴承产品,但总体来看,我国轴承行业依然滞后于主机的发展,国内主机需要的一般通用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而部分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却不能完全满足主机发展的需要,只好依赖进口,这也是近年来我国轴承进口额不断攀升的原因。而有些产品国内轴承企业虽也能生产,但因品牌不过硬,用户对其可靠性、稳定性还不能完全放心。技术进步速度慢、产品开发能力差仍是制约我国轴承行业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世界各轴承企业加快抢滩中国轴承市场的步伐,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目前,世界八大著名轴承公司都已在中国合资或独资建厂,而且在合资、合作方式上也采取了新的策略,由最初的共同合资,发展到外企控股,又变控股为独资。不仅初步形成了相当强大的生产能力,也占据了较好的市场份额。从发展战略考虑,一方面开发新的轴承产品,抢占中国轴承技术的制高点;另一方面,正逐步向铁路、汽车、机床、冶金等中国轴承行业服务的主机市场深入。可以预见,中国轴承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情况将更为复杂。
三、采取四大对策
面对愈加严峻的形势,业内专家认为,我国轴承行业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要重视科技队伍的建设和自主产品的开发,加快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步伐。要把培养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做好人才的吸引、培养和用好工作,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研发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生产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附加值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国内各主机行业和重大技术装备的需要,这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
2.企业要实施“竞合战略”或战略联盟。我国企业规模小,单个轴承企业销售收入最多约为3亿美元/年,远远不如世界八大公司,因此,只有实行企业集群战略,达到相应的竞争规模,才能与国外企业相抗衡。轴承行业“十五”规划已提出,要培育近10个企业集团、20个“小巨人”企业作为行业的脊梁和骨架,从而带动全行业的发展。
3.在今后的对外合资合作中,要注意总结以往业内外企业在合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注意选好合作对象,重视股权结构的构成,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品牌,要有应对不测变化的准备和策略。只有实现双赢,真正达到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才算有意义的合资合作。
4.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名牌效应。当前国外大轴承公司的主要竞争手段是品牌扩张,而且许多都拥有世界级的知名商标和品牌,而我们尚处于产能扩张阶段,技术扩张和品牌扩张还很不够,国家级的知名品牌尚寥寥无几,更不要说响当当的国际品牌。为此,2005年,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将成立“名牌战略委员会”和“打假工作委员会”两个非常设机构,以此推动全行业的创名牌工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同时提倡有序竞争,为名牌产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