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仍然极其复杂的形势,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让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难上加难。管理通胀预期,利率工具用还是不用,何时用,业界争论不断。但就在4月份各种经济数据公布后,暂不动用利率工具的声音似乎占据了上风。但有专家称,一些政策效应却等同于加息。
暂不动利率声音占上风
“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他认为,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最新公布的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就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4月份,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延续了3月份的下滑态势,而新增贷款、M1、CPI和PPI同比增幅却攀升。央行研究局副巡视员李德上周表示,从经济数据看,M1和M2的增速在放缓,CPI和PPI4月份出现加速迹象,央行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对于选择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央行将会比较谨慎。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则认为,4月份CPI同比增2.8%,尤其是环比上升0.2%,说明物价形势非常严峻。作为防御性的措施,目前应该适当考虑调高存款利率,稳定广大存款者、储户和投资者的预期,改变实际利率长期为负的现状,防止CPI的上涨演变为新一轮的通胀预期。
但很多专家都认为,现在并不是动用利率工具的最佳选择。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称,国内通胀在二三季度会见顶后会逐渐回落。全年CPI维持在3%以下,应该不难做到。而且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使得金融市场再现动荡,所以政策退出的力度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应进入一段冷静期和观察期,现在不宜出台新的紧缩政策。
在货币政策价格型工具的选择上,龚方雄认为,应当先动人民币汇率,再动利率。而且现在全球经济的状况限制了中国加息的幅度,不会达到此前预计的2-3次。
CPI走势官方看法一致
在CPI的走势上,官方看法基本一致。
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三季度,由于翘尾因素的逐渐消失,CPI同比涨幅会逐渐回落。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是有基础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说,尽管全球商品价格不断上升,但全面的价格压力还是温和可控的。他强调,2010年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仍然是可能的。
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认为,楼市调控以及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的举措降低了立即加息的可能。
但他强调,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中国的利率已经为负以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并可能最终转嫁给消费者的事实都是开始加息的重要理由。
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潘向东认为,考虑到翘尾因素、环比增长的季节性因素和物价上涨惯性的影响,2季度末CPI将达到4%-5%左右,预计二季度央行在采用量化工具收缩货币的同时,将启动价格工具,即启动加息步伐。在启动加息前,预计汇改也会提上日程。
一些政策效应等同于加息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现在无论从A股市场的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来看,短期内这些方面的利空压力正在减弱,却还没有出现从根本上逆转的情况。
为回收流动性,央行自年初以来三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通过央票、窗口指导调控信贷节奏。而加息被看做是悬在空中的另外一只靴子,人民币汇率升值似乎已被放进“预备队”。这些都指向了管理通胀预期。
专家称,虽然国内没有加息,但一些做法的效应却等同于加息。比如,针对房地产的调控,由于主要是从银行层面操作,大幅度提高了资金成本,效应等同于加息。银监会所采取的针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检查和清理,事实上也在紧缩信贷。
而且,由于四万亿投资多半是中长期项目,这些项目的信贷是很难一下子砍掉的,所以目前银行信贷紧缩,减少的主要是短期信贷,也就是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这意味着即使不加息,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提高。
汇丰银行在最近的一篇A股市场策略报告中表示,虽然现在股价诱人入市,但仍不是抄底时机,投资者应该等到政策立场改变之时,市场很可能在通胀预期缓和之后触底。
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认为,我国正处于改革转轨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因素较发达经济体更为复杂也有所不同,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既要借鉴国外经验,也要从国情出发有针对性地加以管理。
该小组提出了具体措施,“通过适当的政策操作切实管理好流动性和货币信贷总量,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中的作用”列入第二条,同时“防止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而强化一般消费价格上涨的预期”也被提及,另外,似乎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龚方雄称,A股近期处于弱势,实际上股市是对未来经济的可持续成长,对各种政策的不确定性存在很大的疑虑。
促进民间资本的活跃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方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业界专家称,在严格的紧缩政策下4月份新增信贷和M1增速依然超预期,可能意味着紧缩政策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放宽民间资本进入新的投资领域,除了有利于增加经济的发展潜力以外,还有利于减轻游资四处炒作带来的通胀压力。将社会闲余资金引导入实体经济,这才是降低M1增速的有效方法。
潘向东对未来两个季度市场的看法仍然偏谨慎。
他认为,进入市场的时机,应该是经济增速已经下降到合理区间,此时通胀压力也已经消除,经济政策为了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开始出现回暖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