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来,中国连续成为机床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机床贸易逆差还有几十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业虽然产能巨大,但事实上还不能“自己武装自己”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制造”,让人欢喜让人忧。
2009年世界还处在泡沫破灭后的惊慌中,中国却连续赢得两个“世界第一”。一是,汽车产量达到1370万辆,这个“世界第一”通常被认为是步入工业大国的标志。二是,中国机床行业完成总产值4014亿元,首次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
汽车从工厂的流水线开下来。那些用来加工零件、组装汽车的各式各样的巨大机器,就是机床。机床又称工具机。马克思曾说,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
业界有这样的说法,称中国制造是“加工产品”,德国制造或日本制造,则被誉为“制造工厂”。言外之意,工业化水平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在机床这个工业“母机”的生产能力上,谁执牛耳?
几年前,一位中国家电企业老总参观完德国的机床厂后感慨:中国制造如同“食草动物”,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仅仅靠廉价的产品补贴世界;那些“制造工厂”的国家却是“食肉动物”,吃进去钢铁,吐出来机器,人家是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设备占领世界。
2002年至今,中国连续8年成为机床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机床贸易逆差还有几十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业虽然产能巨大,但事实上还不能“自己武装自己”。
如今,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已到了转型升级的最后关头,不仅要能加工产品,还必须能“制造工厂”。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门槛”,就是机床。
“世界第一”乐中之忧
4月12日,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汇聚古都金陵。第六届数控机床博览会CCMT2010如期举行。因为参展设备多是钢铁锻造的“大家伙”,南京国际博览中心6大场馆全部启用,7.8万平方米的场地仍显得拥挤。这是历年来中国机床行业最大的盛会。
2010年的机床大会有两件“大事”令各路人马心气颇高。其一,中国机床行业2009年夺得总产值“世界第一”,让人振奋;其二,春节刚过,2月25日工信部就在北京召开“数控机床专项”的动员大会,提出数控机床做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战略性”的核心地位,是国家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
机床作为鲜为人知的“冷门”行当,这次设专项,并总动员,提高到与国家航天、大飞机等重大项目同等高度,可谓前所未有。
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是机电业老人,他今年的感受格外不同。外面的世界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是他下到机床厂一看,厂房既没闲置,工人也没放假,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忙着呢。
在沈阳机床集团,一天出厂100多台普通机床的局面戛然而止。档次比较高的数控车床、全功能数控车、中档立卧加工中心、镗铣加工中心,正加班加点赶工期;在大连机床,上上下下正在翻天覆地的搞工艺流程再造;上海机床也一改老面貌,小外圆磨、普通磨也被大的曲轴磨床、凸轮磨床所代替;齐一、齐二、重机、秦川、北一等等,也今非昔比了。
吴柏林知道,机床工业不比裤子衬衫,技术积累、开发需要一定周期,没有三五年,不会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升级换代的新产品。这说明,即便在全行业连续8年高速扩张期,机床行业这些“铁罗汉”有不少仍在潜心修炼。
中国机床这个“世界第一”的确沾了金融危机的光。世界几个主要机床生产国家产销情况远比中国严重。日本产值下降60%,意大利下降了一半,德国靠从中国拿到新订单救了急,但全年产值仍减少三四成。竞争对手的退步给了中国这个追赶者机会。
局面看似乐观,吴柏林却无法摆脱忧虑。他对中国机床行业的真实竞争力心知肚明。差距不是表面的繁荣可以掩盖的:其一,国内大部分高档产品还是国外的产品,国产高档机床还缺乏竞争力,机床行业还有几十亿美元的逆差;其二,产值和销售额双向提高,2009年的全行业利润不升反跌,这说明在经济刺激政策下,重复建设等粗放式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其三,机床的“大脑”和“四肢”,即数控系统和主要功能部件、刀具,相对于整机,研发和自主创新仍严重滞后……
产值如同GDP,一旦分析结构,就漏洞百出。“高档机床用进口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武装自己,使我们不能掌握核心技术,用了国外的系统很多年,很多技术我们还是掌握不了,主机发展也受到制约。”这位机电行业“老兵”仍有壮志未酬的感慨:大了,却不强!
“转型”和“升级”关系到“中国制造”未来的生死存亡
机床展开幕前一天,行业中人在一间僻静的会议室“共谋大事”。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被奉为座上宾。“十二五”规划在定,大家都期待这位行业总管能带来些事关“长远大计”的信息。
张相木开综明义:2009年中国机床行业成就瞩目,但无论怎么说,中国是制造大国还不是强国。首先,技术水平上仍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全球的知名品牌和高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产业结构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市场过度竞争,而在高端领域“阵地失守”,被外商占领。其次,基础配套能力比较弱,关键零部件还需进口。
中国经济的规模扩张模式必须调整。张相木表示,“十二五”将是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中国制造全面转型历史时期。“发展要适度,别盯着速度,结构要转型,增长要靠质量”。他预测,从2003年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一去不复返了”,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投入,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中国如果不迎头赶上,就会失去历史机遇。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刚从德国赶回来。这位机床龙头企业的“少帅”表情很严肃。他说:“我认为,德日美同行对中国新一轮的技术封锁开始了,我们再不争气,就没希望了,不能永远替别人打工。”
以沈阳机床的市场地位,其判断应该掷地有声。2009年,该集团完成销售收入120亿元,其世界机床企业排名中已上升到第5。而在2002年,其销售收入不过13亿元,世界排名第36位。这家素以规模高速扩张知名的企业也在大谈“结构转型”了。
在业内,沈阳机床的“老大”地位靠传统形成。它以普通车床、钻床、镗床起家,这些通用型产品虽然量大面广,同时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毛利率普遍不高。在数控机床逐渐确立了市场主流产品地位后,沈阳机床这条“大船”面临着“掉头难”的局面。随后,连续的并购“大手笔”奠定了沈机的领先地位。2004年并购德国希斯公司,重组云南CY集团,2005年入主昆明机床厂。在市场繁荣时期,沈阳机床“做大”的雄心显露无疑。
这次展会,沈阳机床焕然一新。全新系列的数控机床一字码开,都是与国际中高端产品同步的新型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等自主创新产品,而从前军绿色的老式机床,只能在产品目册中找到踪迹了。
关锡友的“转型决心”源于挫折。从收购德国希斯以来,沈阳机床在德国推进了研发活动,但屡屡受到德国政府阻拦。有一次,他们拿着自己研发的机床到德国国家应用技术研究院去研究,可结果出来后被德国政府控制技术转移办公室、情报机构和工商总会三个部门联合叫停,其理由是,此类研发活动属于基础共性技术,甚至有可能诞生革命性的创新,不允许转移。
“高端技术人家不会给你,也不想让你得到”。他说,中国的技术水平已经到了“找不到老师”的地步,严密的技术封锁会成为常态,靠“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子走到头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工业强国会总是依靠别人的技术,“想变强,你就要靠自己。”
关锡友的经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多次被验证。商务部长陈德铭近期表示,美国政府的苛刻的出口管制,导致几百亿元的美国产品无法出口到中国,其中就包括数控机床、计算机、航空航天等民用技术及零部件。“我今年本来还想组织几个大型的采购团到美国,但是,企业家们报给我的一些需要采购的东西,显然美国到现在还不愿意卖给中国。”他说。
这正形成一种“倒逼机制”
张相木对机床业的“罗汉们”坦言,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发达国家出现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重,不仅加剧国际竞争,还会延缓高端产品向中国的转移,加大一些关键领域对我国的技术输出控制。
另外,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宗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都在极大压缩“中国制造”的利润空间,“转型”和“升级”已是迫不得已,甚至关系到“中国制造”未来的生死存亡。
“十二五”,中国机床业面临大考
现代机床的“祖宗”是纺织机。1789年,21岁英国工人斯莱特假扮成农民,改名换姓,逃过英国当局的出境监察来到美国。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和机械技能,复制出了英国的阿克莱特纺织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作母机,曾被英国人视为秘不外传的富国之宝。
因为给新大陆带来了工具机,斯莱特被称为美国“制造业之父”。在很长时间里,美国这个后来的技术输出大国,正是靠复制别国技术、“偷窃”别国发明专利起步。直到南北战争前,美国机械设备的80%依靠欧洲进口。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仅能生产不到1600台机床,且基本是皮带传动。在苏联提供的图纸和设计人员帮助下,快速建立起18家机床骨干企业(后称“十八罗汉”)和7个综合机床研究所,这成为奠定中国工业化的骨干力量。1957年,我国已有机床品种200余个,年产量近3万台。此后,在“高精度机床战役”、“二汽装备战役”中,中国机床工业获得了持续发展。
机床行业一度出现过盲目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非理性时期”。1958年的机床产量是1957年的两倍,1960年是1957年的5倍。另外,重生产轻科研,重主机轻配件,重基型轻变型,长期以来都是机床行业难以克服的病灶。
1979年之后,“引进—消化—吸收”成为机床行业核心战略。资料显示,从1980年到1995年,我国共引进机床技术近150项;累计开发数控机床品种近1000种。
不过,20世纪90年代中国机床在低谷徘徊“悲惨岁月”。在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之间的“技术断代”,中国机床企业经历了“凤凰涅”的洗礼。重庆机电副总裁廖绍华回忆,那时候,用中国机床装备自己国家的梦想,“眼看就要破灭了”,国外机床占据了市场70%份额,国产机床的数控化率只有5%。
新世纪,中国经济步入“重化工”阶段,高速发展的市场给这些流落到“只能四处化缘求生”的“罗汉们”以翻身再造的机会。2000年中国数控机床年产量仅1.4万台,且多为低端产品;2008年已经占领中端市场,数控机床年产量为12.2万台,并为我国航天、造船、汽车、军工能关键领域部门提供大批“工作母机”。
经过兼并重组,以沈阳机床、大连机床、北一机床等18家规模性企业构成了“新十八罗汉”,他们是中国机床业的领军人物。在其身后,还有“各路神仙”,机床行业队伍庞大、良莠不齐,各类零配件、整机厂大大小小有5000多家。“罗汉们”的大而不强,表现在“神仙”们身上则是小而不专。一方面,机床行业需要出现世界级的大型国际集团和大品牌;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巨轮更缺少精、特、专的“小巨人”企业。
从整个装备产业看,据统计,按前10家企业占行业总量看,美国是58.4%,日本是53.4%,中国只有7.5%。显然,中国没有真正的龙头企业,产业集中度太低。而同时,那些“小虾米企业”生产的零配件则质次量低,技术水平差距更大。
历史上,美国以不到60年的时间超过英国而位居世界机床霸主,德国同样用了60年赶超了美国。日本则以不到60年时间跻身世界三强。2010年中国机床行业大国起步,仍需为强国奋斗。
张相木称,“十二五”规划很明确,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和掌握一批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和标准,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在装备制造业,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自主化率达到80%,基础配套能力,关键零部件、金属件自主化率也要达到80%。
这对于中国机床行业的“罗汉”、“神仙”们,显然是一次决定性大考。
机床的品质要靠积累和沉淀,有时候这需要点“熬年头儿”的精神
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制造机床。这是件“细活儿”。
在日、德等工业强国,高级机械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很高,他们是受尊重的人。这不完全因为他们“手艺”高超,也基于其“德行”。
在机床展间隙,一位来自北京的配件商感慨说,他们公司正计划用两亿欧元到欧洲购买一项机床专利技术,可眼看着房地产“噌噌涨”,真是“很受诱惑”。两亿欧元就是近20亿人民币,如果投到北京地产,过几年没准儿就翻好几倍变200亿了,“您再拿20亿欧元去搞机床,什么感觉?!”
利润的诱惑无处不在,利润的压力同样巨大。北京机电院股份一位销售人员称,国内机床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太难了”,难度不在于“研发能力不够,也不是中国人不聪明,甚至也不是人家不卖给你技术”,而是“多数企业受不了前期投入的巨大成本”。
据称,北京机电院参展的一款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推出后单台售价900多万,而意大利同档次的产品之前卖1000多万,价格空间迅速下降。
不过,上述销售人员仍表示,整机产品也许还有空间,但机床技术的基础研发,尤其是关键配件,精度多一个微米,研发投入就多出好几倍,企业毕竟有市场压力,“你追求高技术,可没利润怎么办?挣钱毕竟是第一位的。”
美国哈斯机床在中国市场主打高端市场。不过,金融危机后他们打出了“性价比”优势的招牌。该公司客户专员魏伟称,目前世界机床的高端品牌正“放下身段,扩张市场”,价格下降了,服务加强了,这种战略正在挤占之前占领中高端的台湾机床,而大陆机床品牌“还不是对手”。
他表示,国外品牌绝不会轻易放弃技术优势,“技术封锁是必然的,研发成本大,当然要求的利润回报就多。这就是领先战略,搁谁谁都会这么做。”
北京第一机床厂厂长崔志成憋足了劲儿,在重型中高端机床这个细分市场,决心要“在家门口打一个漂亮仗”。他的策略就是“聚焦”、“专注”,要“作机床用户的工艺师”。“我们做了60年机床,可以负责的告诉用户,未来60年,北一还会做机床。”
在“十八罗汉”阵营中,北一似乎追求“一招先、吃遍天”的境界。他们因此吃到了甜头。在过去3年的高速扩张中,北一机床营业收入增长1.8倍,而利润率增加3.9倍,年利润增长率达40%,令业内艳羡。
崔志成说,机床的品质要靠积累和沉淀。有时候这需要点“熬年头儿”的精神。“只要你产品做得足够精,价格不是问题。”
121年只专注于做机床测量设备的德国海德汉公司,引发了中国机床企业的思索。这家公司为了让继承者一心一意,专门成立非营利性基金会确定公司战略,以实现创始人的“祖训“——永远生产技术领先的产品。
海德汉(中国)公司CEO贾江扬表示,如今国内房地产、股市都有很大吸引力,不能说这对机床行业没有诱惑,但在自己擅长的技术行业里耕耘,可能更是有长远收益的选择。
那种被轻视的滋味,永远忘不掉
武汉重型机床公司属于那种经受住诱惑的企业。三年前,趁着地产业升温,这家老国企把自家房产卖了,一下拿回35亿现金。脱贫致富的“罗汉爷”没忘本,转身投入20多亿,另选址建起了新厂房。
利用这笔卖地钱,正好实现工厂全面“升级换代”。用董事长黄照的话说,就是“自我武装、华丽转身!”同时,武重再投重金,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全方位给企业培训机床工艺、标准和情报人才。
去年金融危机的档口,武重向英国老牌企业谢菲尔德锻造公司,成功出口3台超重型机床,总价值6000万元。当人们问起武重如何让“让英国绅士低下了高傲的头?”黄照回答,中国老机床企业有它的使命,那就是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打入工业革命的母国,算个练兵的机会。
中国正成为全球机床企业竞争的“主战场”,这已是行业共识。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程度加深,对现代机床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机器制造机器”的良性循环,将带领中国制造进入全新的境界。
“十八罗汉”和各路“神仙”们经常心念一句话:机床工业强,则国家强,反之亦然。这与张相木司长对未来行业转型的“原则性要求”很吻合:“量大没有影响力,什么都不算,你定不了规则和标准,就永远没有话语权。”由此,他对中国机床行业的未来只给出一条标准:培育强的,淘汰弱的。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路途很艰难,这少不了机床行业的振兴。未来在汽车、工程机械、船舶、航空、航天、核能、军工等领域,机床做为工作“母机”,都能发挥巨大空间。
关锡友找准了一个目标,死死盯住。在他看来,中国乃至世界数控机床的产品层级中,存在一个断档,“价值上就相当于3万到100万之间的空档,这中间肯定有一代产品,”他说,“沈阳机床的数控新产品就是要填补这个空白,我们不是瞄准世界上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而是以市场为导向,为国内国际客户提供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不过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在国际上寸步难行。中国的“罗汉”们必须较上劲儿。
早几年,关锡友带着沈阳机床去美国参加国际机床展。没人认识这家企业,于是被安排在地下室。大家想了想,再怎么说,沈阳机床都算是中国工业实力的一个代表,不能太丢人!去问人家,“能不能搬到大厅去”,主办方回答,你还没这资格,给钱也不行。
“受刺激老大了”!关锡友说,他这才真正认识到中国制造在别人眼里到底是什么地位,那种被轻视的滋味,永远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