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重创了市场信心,但全球经济中为数不多的确定性之一是:中国无论如何都能努力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学家们认为——
中国将在危机中逆势而上
10月8日,美英欧等六大中央银行史无前例的紧急联袂降息,以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随后中国央行也在8日晚快速出击再次双率齐降。全球央行联手降息,力图稳定市场恐慌情绪之意尽显。10月9日下午,北京,一场原定举行的 《“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危机背景的中国金融创新”研讨会》在“降息”这一大背景下临时更换了议题,《全球同步降息后的市场运行趋势》研讨会紧急召开。会上,国内一些经济专家着重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走向,以及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市场报》从中捕捉到讯息: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重创了市场信心,但全球经济中为数不多的确定性之一是:中国无论如何都能努力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因此,中国或将迎来逆市而上的良好历史机遇。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面临逆势而上机遇
“在全球一片混乱中,中国应该是一个风水宝地。在美国衰落的情况下,中国如果处理得非常好,将是一次很大的机会。”会上,太平洋证券研究所所长郭士英给出了这样的观点。
专家表示,此次金融危机,美联储的任何行动,包括它对市场的注资行为及财政部的救市计划,解决的只是短期金融机构的破产问题,最终追求的结果是美国大多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还能正常运行。但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已不可避免。此次危机的时间将不少于三年,因而它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根本性的。 在这一背景下,相对来说,中国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迎来一个财富增值的过程。“如果市场能够产生机会,我们将看到非常明显的转折点。一是我们的政府有明确的战略性的转折意向,二是能够提出像样的系统性的发展计划。这个时候,我们的市场会走好。”和讯信息首席分析师文国庆表示。
专家们表示,在应付直接冲击上中国能力颇高,金融业有外汇管制及市场分隔的内外“防火墙”,而庞大的内需及内生发展动力,足可抵御外需放缓的影响。因此危机带来困扰的问题并不大,中国将成为环球风暴中少见的乐土和安全岛。
9月份以来,我国连续两次“两率齐降”,直接反映了政策面调整与时俱进的一面。此次利率调整在许多与会专家眼中更是一个好兆头,说明从紧的货币政策或将结束,调控手段将由控制通胀转向鼓励经济发展。在这样一个财富调整的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则有望实现平稳过渡,而不会遭遇更剧烈的震荡。
专家们表示,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安全。全球的金融动荡对中国的直接冲击有限,而且完全在金融机构能够调控的范围之内。从这一层面看,这场危机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降息”传递放松信号
或有更大后续动作
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 此次央行降息政策的出台,传递了我国政府货币和财政政策将进一步放松的信号,今后还将会有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出台。“中国的利率还有非常大的下调空间。因为我们预期明年的通货膨胀率可能是零或者是负数,所谓的通胀风险根本不存在。因此,利率还有较大的下调空间。”文国庆分析,未来中国还将出台组合拳,“存贷款准备金率下调的空间也非常大, 0.5个百分点只是一小步, 5到7 个百分点都是可以调的。”
有专家指出,央行在一个月内两次调整货币政策,极大地影响市场对宏观调控的预期。这意味着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向“保发展”倾斜,有利于避免宏观经济的大幅下滑,提升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停征利息税则对冲了存款利率下降对居民存款收益的影响,有助于缓解长期存在的“负利率”现象。
与会专家表示,此套“组合拳”政策效果的充分释放需要一个过程。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的回升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还需要一些后续政策的跟进。对我国来说,除了采取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外,应该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刺激内需,拉动消费,保持国内经济相对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
后市仍值得期待
下一张救市牌为时不远
虽然作为第五张救市牌的“降息牌”出手后,股市并未如期“领情”。但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国际市场局势不佳的前提下,股市跌幅收窄已经是一个较好的情况,投资者信心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后市走势除了受国际市场影响外,主要还是取决于政策推动的力度,以及对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从目前情况看,管理层一定会坚持此前的市场干预, 后市仍然值得期待。
按照目前管理层出手救市的频率来看,下一张救市牌打出的时间不会太晚。江南证券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在会上谈到,政府后市可出的牌依然非常多,现在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做了一些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预期。对于后市来说,高效率的推出有力的政策仍是挽回颓势的最好方法,也只有推出更有利的政策才能挽大盘于既倒。 太平洋证券研究所所长郭士英对后市看法也很乐观:“尽管目前在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A股市场不可能不受影响,但以中国目前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声望和强劲的经济增长潜力,无疑应该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当做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次取代美国和欧洲引领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最好机遇,让世界金融、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中国声音的最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