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连续四周下跌,美西线运价逼近成本线。
根据上海航交所7月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SCFI指数上周下跌98.02点至1763.49点,周跌幅为5.26%。四大远洋航线中仅欧洲线运价上涨,其余三大航线运价均持续下跌,其中美国航线跌幅较大,超过了10%以上。
上周,远东到美西线每FEU运价下跌489美元至2089美元,周跌幅18.96%;远东到美东线每FEU运价下跌593美元至4124美元,周跌幅12.57%;远东到欧洲线每TEU运价上涨71美元至2101美元,周涨幅3.49%;远东到地中海线每TEU运价与之前一周下跌116美元至2869美元,周跌幅3.88%。
而在近洋线,远东到日本关西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持平,为312美元;远东到日本关东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持平,为321美元;远东到东南亚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下跌3美元,为453美元;远东到韩国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持平,为136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美国陆续公布各国关税税率,关税冲击会开始减缓,7月起运价将反映市场正常的供需关系。目前红海没有恢复航行,船舶供给仍然吃紧,运价有望止跌反弹。
过去四周,美国线运价已经连续大跌,目前美西线累计下跌62.74%、美东线累计下跌40.57%。美西线上周运价接近2000美元防线,逼近联盟船舶成本线,非联盟小船开始出现亏损;美东线运价也接近4000美元防线,集运公司7月跨太平洋航线大量减班以支撑运价。
根据此前德路里(Drewry)公布的数据,未来五周内东西向主要航线将取消约7%、约48个航班,其中美东航线占46%。
另一方面,欧洲线目前货量与供给持平,集运公司控舱加上部分港口因缺水塞港,停泊等候时间约5天到1周,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运价。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在其近期发布的《2025年6月集装箱航运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中表示,尽管美国出台新的贸易政策,集运市场需求前景依然保持稳定,预测2025至2026年供需平衡仅会小幅趋弱。
BIMCO首席航运分析师Niels Rasmussen表示:“我们维持此前的判断,即使面临美国新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集运需求仍将保持稳定。由于我们的船舶需求增长预测已排除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恢复正常通行的可能,预计2025-2026年供需平衡只会轻微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