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Mysteel收集整理了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行业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浙江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加强线上线下联动,持续推进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业一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2万个以上,其中农村1万个以上。
广东
持续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等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快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肇庆宁德时代二阶段工程等产业项目建设。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加强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扩大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超1.17万个。
广西
落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积极运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汽车等领域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
北京
推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建设,持续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
天津
建设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武清园。服务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加快适销新车型供给,重点推动汽车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融入国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车头部企业、新势力企业的配套供应链。
重庆
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优化长安、赛力斯等集群生态,健全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推动“重庆造”整车上量焕新、扬帆出海,加快建设“便捷超充之城”、“车路云一体化”标杆城市和自动驾驶生态高地,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开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强化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体系建设。扩大汽车出口。
上海
推进汽车消费。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扩大汽车国际分拨等业务规模。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虚拟电厂、新型储能建设应用,建设电动汽车充放电网络。
吉林
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转型,支持奥迪一汽新能源车型批量投产上市,加快“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应用场景。
山西
太原、大同率先打造绿电产业园区,引进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等制造业企业,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内蒙古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上,把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起来,简化补贴申领程序,全面激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消费意愿和需求。
云南
推动绿色铝产品向汽车零部件等延伸,推广“光伏+储能”“光伏+交通”等应用,培育钒液流、钠离子电池产业。
湖北
深入打好汽车、钢铁、化工产业转型“三大战役”,“一业一策”壮大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走廊、“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等优势产业集群。
江西
更大力度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支持范围,优化补贴流程,全面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
江苏
进一步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更大规模撬动汽车等消费品更新换代。
宁夏
抢抓“两新”政策扩围机遇,着力推动各领域设备更新,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汽车“换能”。
贵州
稳步扩大汽车等大宗消费。支持宁德时代、中伟、裕能、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贵州项目加快释放产能、扩量增产,推动吉利贵阳基地、奇瑞(贵州)产业基地扩大整车生产规模,布局发展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5万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以上。
河北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联合京津推进“六链五群”建设,优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
甘肃
提振传统消费,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加速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扩大资源型产品、原材料等进口和风电整机及组件、光伏产品、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等出口规模。
湖南
持续实施“以旧换新”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扩大汽车等消费。提升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供给和配套水平。推动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新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5000个。
河南
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新汽车50万辆。支持比亚迪、上汽、奇瑞、宇通等企业扩量提质,力争整车产量200万辆、新能源汽车140万辆。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低空飞行器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场景应用,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的新产业新赛道。
四川
加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优化补贴申领流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提振汽车等消费。培育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补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短板。出台支持川东北经济区以工业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打造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等产业集群。
新疆
扩围实施“两新”行动,稳住大宗商品消费,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黑龙江
用好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开展汽车等领域促消费活动。支持企业开拓欧盟、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多元化国际市场,扩大汽车及零部件等产品出口。
青海
延展“绿电—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构建以汽车铝合金轮毂等为主的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用钢等产品,打造区域性特钢产业基地。
山东
做大新能源汽车等消费规模。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中间品贸易,建立汽车配件等优势行业外贸优品库。
海南
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规模部署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辆以上。
陕西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汽车等大宗消费。
安徽
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争取与消费券优化发放,带动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省实验室和产业创新研究院。加快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支持汽车“皖军”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生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汽车、新能源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创建中国(安徽)—泰国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实施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制定完善制度型开放清单体系,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深入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全面运行“双碳”管理一体化平台,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开展碳足迹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