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延续增长态势;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及存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稳定增长,10月份当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降幅收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0%,虽仍在下降区间,但降幅已较9月份大幅收窄17.1个百分点。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较9月份大幅收窄17.1个百分点。在一系列增量支持政策的推动下,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速度明显收窄。”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表示。
在成本方面,1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生营业成本94.75万亿元,同比增长2.3%。营业收入利润率5.29%,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前10个月,营业收入累计同比上涨1.9%(前值增长2.1%),营业成本累计同比上涨2.3%(前值增长2.4%),根据累计数折算上年基数后,营业成本当月上升程度快于营业收入。1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9元,成本占比微幅走高。
分行业来看,多数行业盈利较上月好转,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支撑作用较强,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
“超六成行业盈利较上月好转,制造业最为明显。”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10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速较9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比超过六成。三大门类中,10月份,制造业利润降幅较9月份大幅收窄22.3个百分点,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较9月份收窄17.8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超六成行业盈利好转,工业部门盈利呈现积极改善迹象。分行业看,工业盈利改善主要受益于制造业经营状况改善,反映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在促进消费和投资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消费品、装备制造业行业利润改善,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盈利水平。
具体来看,10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5%,增速由负转正。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较9月份由降转增或降幅收窄。受国内消费需求平稳恢复、工业品出口持续增长带动,10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较9月份分别收窄27.7个和20.4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的5个行业中有3个、消费品制造业的13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速较9月份回升,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
另外,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保持两位数高增长。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9%,大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3.3%、48.8%、40.0%、39.4%。
马泓表示,工业产成品去库存进程延续,产成品周转天数维持在20天左右,为年内最低水平,此前部分工业品滞销的状况有所改善。去库存周期下,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压力较大,工业部门转型升级需要耐心和政策持续加力增效。
谈及工业企业效益走势,马泓表示,展望11月份,鉴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依旧处于负值区间,以煤炭为代表的原材料物价前景承压,工业企业利润率仍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期待后续增量政策加快落地步伐,促进工业企业加快去库存及资产周转速度,推动工业企业利润逐步恢复稳定。
周茂华表示,国内存量和增量政策效应仍有较大释放空间,例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消费、稳楼市与基建补短板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望进一步带动消费和投资活动加快恢复,市场需求与工业供给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带动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