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深交所举办“能源革命焕新机”——2023年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与会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在国家“双碳”这一战略背景下,新能源产业仍将拥有巨大发展空间,产业链上的公司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技术迭代,努力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加速产品迭代
本次参加业绩说明会的4家新能源企业为国轩高科、吉电股份、科士达和上能电气,业务涉及锂电池制造、绿色电力、储能、电力设备、光伏逆变器等多个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域。
上能电气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双向变流器以及有源滤波器、低压无功补偿器等产品,并提供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集成业务。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14.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108.87万元,同比增长39.91%。
公司近年来储能业务板块增速较快,面对投资者关心的如何保持自身竞争优势问题,上能电气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王跃林表示,一方面是公司研发实力取得进步,另一方面则是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公司储能双向变流器产品与光伏逆变器共用一个研发平台,因此研发时间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借助于该研发平台,公司几乎可以每年迭代一款下一代新品。
锂电池企业国轩高科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75.08亿元,同比增长4.61%,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95.26%。公司董秘汪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轩高科聚焦研发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技术迭代。半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已完成了能量密度可达360Wh/kg软包半固态电池的开发,具备产业化能力;全固态方面,以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开发为主,已实现车规级电芯的制备。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产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技术迭代的行业。行业正处于上升期,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才能真正做到渗透率的提升和行业的发展。行业技术更新可以促使企业更加侧重研发投入和产品升级,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优质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稳固产品利润率和市场份额。
坚定出海战略
在屈放看来,谁拥有技术谁就拥有市场,技术优势也能够让企业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企业已经意识到技术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纷纷将硬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加速扩展海外业务。
根据PVInfolink(一家市场调研公司)数据,2024年4月份中国共出口约20.9GW光伏组件,同比增长15%。欧洲从中国进口10.3GW光伏组件,同比减少2%。亚太市场从中国进口约5.3GW光伏组件,同比增长69%。美洲市场4月份从中国进口约2.3GW组件,同比减少6%。在国内,2024年4月份,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4.4GW,同比减少2%,1月份至至4月份新增装机累计同比增长24%。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认为,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爆发式增长,全年光伏装机216GW,同比增长147%。高增速奠定高基数,在考虑电网消纳压力后,预计202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约260GW,同比增长20%。
业绩说明会上,科士达和国轩高科表示,将持续关注海外市场,把境外业务做深做广。
科士达拥有三大核心产品,包括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产品、新能源光伏及储能系统产品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23年,公司实现境外营业收入30.62亿元,同比增长56.29%。董秘范涛表示,公司希望立足国内发展的同时,把境外业务布局做深做广。目前公司在欧美业务布局较多,未来将持续关注东南亚和拉美市场,寻找合适的机会。
国轩高科董秘汪泉表示,公司重点要突破海外市场三大区域:美洲、欧非和亚太,战略产品将涵盖启晨电池、4695大圆柱电池、超快充电池和储能产品等新一代产品,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以及三元等多种材料体系,公司还会推出半固态及全固态等前瞻技术产品,将按照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产品方案,努力成为新能源领域综合服务方案的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