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震委员——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位。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承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截至2023年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0%,所有指标第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震表示,我国船舶工业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船海产品实现全面突破。
中国船舶,乘风远航。今年1月1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商业首航,标志着我国已形成船海产品全谱系总装建造能力。至此,我国成功摘取世界造船业3颗“皇冠上的明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大型邮轮。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船舶工业综合实力的深厚积淀。胡震委员表示,船舶工业坚持创新驱动,围绕构建新质生产力,持续完善船舶总体技术体系,不断突破装备关键共性技术,为保障海洋装备高端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更好发挥船舶工业优势,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胡震委员表示,要利用好现有技术积累和应用成果,持续推进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夯实深海科技创新基础。
广阔海洋,潜力无限。以数字技术为使能工具、满足绿色增长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面向未来,胡震委员建议,要强化前瞻性、关键性科技布局,借助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探索深海装备进一步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我国船舶工业驰骋深蓝。 (经济日报记者 吉亚矫)
王其红代表——三大指标保持领先
“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提到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我们船舶人倍感自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725所所长王其红表示,近年来,我国船舶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目前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都保持全球领先。
王其红代表说:“现代船舶业产业链条长,对上下游的拉动作用明显。当前,我国还处在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期。我国要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引领世界造船技术发展,材料创新大有可为。要着力在造高技术船舶用材方面填平补齐,更要推动传统材料的更新换代。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如果材料实现重大创新和突破,造船技术必将迎来质的变化。”
王其红代表表示,目前,我国在船舶建造领域新材料技术支撑不足、应用水平偏低,部分关键功能材料及装备依赖进口,研发创新面临很多挑战。
王其红代表建议,加强船舶材料行业顶层设计、统筹策划、资源整合,持续攻关先进复合材料、钛材料等新质材料。支持重点科研院所、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原材料制造企业的积极性,组建一支长期稳定的高水平科研生产团队,形成原创科研成果体系化布局。同时,要尊重市场规律,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让企业在良性竞争中保持活力。 (经济日报记者 袁 勇)
叶聪委员——自主研发深海装备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如今许多国家在海上进行油气勘探和开发,但海洋资源利用方式大多集中在浅海层面。
发展深海经济,离不开深海运载装备的创新与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聪介绍,4年来,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累计完成230多次下潜,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达25次,32人到达万米海底开展作业,持续刷新万米深潜人次纪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3台潜水器累计下潜超过1100次,近3年全球一半以上的载人深潜任务由它们完成。
“中国探索世界的足迹已潜入深海。”叶聪委员说,“深海蕴藏着无穷的机遇与挑战。未来,我们要对更多海域、深渊开展应用延伸,展示更大规模的集群组网作业能力。开展体系化工作,构建从空天到水面、从水下直至海底的立体探测、作业和开发装备体系,提升对整个海洋系统的感知和管控。” (经济日报记者 银 晟)
刘静瑜代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这对我们来说是好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表示,中创新航是国内最早布局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在电动船舶领域深耕多年,为我国船舶电动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中创新航已批量交付多个重量级电动船舶项目——全球首制700TEU江海直达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在电池容量、装箱数、载重吨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还有我国首条纯电动离岸双体帆船,广东首艘多功能水库无人巡检船艇等。公司船用电池产品具有高功率、长续航、高安全、长寿命等核心优势,支持多样化的船用电池系统定制,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0条船搭载中创新航的产品。
“‘双碳’目标已成为广泛共识,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发展绿色动力技术,推进船舶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刘静瑜代表说,船舶电动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未来航运业发展方向。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幅减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对环境更友好;二是噪声小,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干扰,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三是运营成本更低;四是能提高船舶的操纵性和可靠性,助力船舶智能化发展。
如何加快船舶业绿色转型,让更多“绿色”船舶驶向低碳经济新“蓝海”?刘静瑜代表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应出台更多有利于船舶绿色转型的政策,鼓励行业资本、研究机构、航运企业、设计单位、造船厂以及船舶配套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绿色船舶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还要加快现有老旧船舶升级和淘汰。健全环保不达标的老旧船舶退出机制,鼓励现有船舶进行绿色改造升级,支持投资和新建满足最新环保要求的船型。”刘静瑜代表说。
刘静瑜代表还建议完善充电设施建设,加强电动船舶的码头充电设施、换电站,以及电力供应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绿色船舶评价体系,为现有绿色船舶提供优先码头停靠、优先过闸等激励举措。 (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张成伟代表——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电子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电子装备制造质量和效率。造船业需要大量应用雷达、导航等电子装备,与我国造船总产量相比,国产船舶电子装备还存在差距。
“这背后有一定的技术原因,但更多的是市场原因。”全国人大代表、中电科38所所长张成伟表示,中电科38所及相关公司长期深耕雷达装备研制生产,船用雷达领域也有所涉及。“从性能来看,我们的装备不亚于国外雷达。但在市场上,不是谁的产品性能好就用谁的,而是要看谁能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价格更优、服务更好。”张成伟代表说。
对船用电子装备产业而言,张成伟代表建议,“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不断追求更高质量和更优价格,以规模化生产、数字化转型提升电子装备竞争力”。
张成伟代表表示,主力造船厂要扮演好“链长”的角色,一方面对接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要抱着开放的心态积极推动相关供应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随着产业链的开放,产业需求会被集中到一些专业零部件供应商手中,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为降低产品单价创造条件,提升中国船舶竞争力。
“产业链创新还能促进相关行业开展协同创新,从而产生更多共性需求,实现系统性创新,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张成伟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