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一轮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随着目前国内疫情反弹得到有力处置,各项政策靠前发力、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相信正常的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经济运行会很快回归正常轨道。”5月17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量价”双增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5333亿元。其中,4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188亿元,主要集中在信息化、能源等领域。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1年前4个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8个,总投资1327亿元。
由此可见,今年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总投资金额,均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
另据孟玮介绍,截至目前,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已全部下达,截至4月末,今年已发行专项债券约1.4万亿元。
“项目审批提速将对基建投资增速形成有力支撑。”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谈及如何把握下一步政策重点,孟玮称,一方面,下更大力气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靠前安排、加快节奏,力争在上半年大头落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政策效果;另一方面,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总之,国家发改委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全力扩大国内需求,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稳住市场主体,推动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尽快实现复工达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东北证券研究所总经理助理沈新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已披露的4月份各项经济数据来看,若要稳住全年5.5%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在二季度剩下的时间与三季度,政策端大概率将会有更加频繁的动作出现。
多措并举
保障“双链”稳定运行
结合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发布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来看,沈新凤表示,分行业来看,受供应链不畅困扰,降幅最明显的是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4月份同比增速分别为-31.8%、-15.8%、-3.8%和-5.5%,较前月分别下降30.8个百分点、15.1个百分点、13.9个百分点和13.1个百分点。
“从4月份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低迷的内因来看,主要指向物流梗阻,服务业受限和房地产投资持续探底这三大痛点。”沈新风表示,从稳增长角度来看,后续提振内需政策还需尽快出台,改善需求端的疲弱状态。此外,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亦需尽可能保证物流通畅,解除供应链对工业生产的桎梏。
面对自3月份以来因疫情导致的部分地区出现人员返岗受限、跨区域物流受阻、疏港运输不畅等问题,孟玮称,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着力疏通堵点、卡点,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具体来说,一是畅通运输通道保障物资通达。在公路运输方面,与有关部门一道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加强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通行情况以及重点物资运输情况监测,推动落实全国统一的通行证制度。二是督导地方建设和启用中转站。协调督导长三角有关省市布局建设了一批物资中转站,以及支持地方强化物流末端配送能力,推动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
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强化部门间、地区间协同和工作衔接,进一步健全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风险研判处置机制,提升风险识别、精准有效处置能力,力争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全力打通卡点堵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
利用外资规模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在本次发布会上,孟玮还透露,今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
“在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利用外资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据孟玮介绍,从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45.6%;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引资全面增长,增速分别达到43.7%和26.9%,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国际循环并提升在国内循环中的地位,有效支持了区域协调发展。
孟玮表示,总的来看,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疫情冲击影响,利用外资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充分表明,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对外资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反映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和信心。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和有关部门、地方一起,切实落实对外开放和稳外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研究并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合理诉求,为外资企业和项目提供更好服务。当前,正在研究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这次修订的基本原则就是推动利用外资“总量增加、结构优化”,目的就是要继续鼓励外商投资,特别是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等重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