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上游的磷酸铁锂和磷酸铁材料等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2021年磷酸铁锂产业链几乎一直处于高景气行情。目前,钛白粉巨头对布局锂电材料的热度依旧不减.......
近日,安纳达(下称“公司”)发布公告称,鉴于磷酸铁锂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顺应磷酸铁锂产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继续保持磷酸铁产品在技术、成本、市场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规模效益和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控股子公司铜陵纳源拟通过再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建设5万吨/年高性能磷酸铁项目。
合资公司名称拟为铜陵安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5,000 万元。双方均以现金出资,铜陵纳源出资额9,750万元,占比65%;合肥国轩科宏出资额5,250万元,占比35%,从事磷酸铁及其它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告显示,由合资公司建设5万吨年高性能磷酸铁项目,项目位于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总投资3.1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6亿元,资金来源为原股东投入、自筹结合方式解决。本项目一期建设期为12个月,本项目达产后年预计营业收入约11.3亿元,年利润总额1.88亿元,税后投资回收期为 2.51 年(含建设期)。
近年来,新能源锂电行业发展趋势越发明朗,企业间产业链整合和延伸越发紧密,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资本为纽带相互深度融合,下游头部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保证原料供给,降低经营风险;上游企业希望通过深度绑定下游头部企业,既能降低资金风险,又可防范技术迭代风险,共同分享和应对新能源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公司表示,控股子公司铜陵纳源利用在磷酸铁产业化及技术、成本方面的优势与具有磷酸铁锂产业化及技术、市场方面优势的合肥国轩科宏合作,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从事磷酸铁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方向,有利于铜陵纳源继续保持磷酸铁产品在技术、成本、市场、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规模效益和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增强产品竞争力。
锂电市场火热,跨界入局的钛白粉企业也分得一杯羹
3月24日,安纳达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称,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7.50万元~6414.85万元,同比增长60%~110%。安纳达方面表示,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钛白粉市场需求平稳及锂电池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提升。
跨界热度不减
事实上,钛白粉企业的业绩增长,还获益于火热的锂电市场。
安纳达方面表示,其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锂电池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提升,下游客户对锂电池材料产品需求强劲增长,子公司新建磷酸铁装置产能释放,毛利率上升,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安纳达2021年年报显示,安纳达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扩建工程按期建成投产,磷酸铁产量、销量较上年度分别增长163.17%、139.29%,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19.93%、242.08%。
据悉,磷酸铁锂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动力汽车、储能等领域,其中规模最大、应用最多的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之一,在安全性、循环寿命、生产成本等综合指标上相比三元材料具有相对优势。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47万吨,同比增长277%。
对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安纳达方面分析认为,在补贴下降的情况下,磷酸铁锂电池的性价比优势凸显,装机量占比迅速提升。
华福证券认为,磷酸铁锂板块供需或将持续紧张,产业链上下游均有布局机会。
不过,安纳达方面也提醒到,近年来,国内外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宣布扩产,外资和其他企业“跨界”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随着下游正极企业一体化布局力度加大,在企业自配产能投入,外采需求减少时,新能源电池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